在明治天皇的怒斥之下,伊藤博文和桂太郎兩人怏怏停止了爭論,待明治天皇虎目一掃,伊藤博文趕緊低下了頭,他怕明治天皇責怪他的不作為,提前解散內閣,讓他交出手中的權力。
桂太郎同樣不敢直視明治天皇的眼睛,他心裏清楚,他之所以為難伊藤博文,無非就是想重新上台組閣,掌握帝國至高無上的權力。這一點,他知道明治天皇一定能夠看得出來。
明治天皇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帝國麵臨著存亡危機,希望諸位拋開以前的種種不和,全力對抗外敵,國之將亡,再爭那些無謂的利益又有什麼用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大家還是好好想想如何處理即將麵臨的危機吧!”
伊藤博文俯身道:“天皇陛下英明,我等必行殫功竭慮,為天皇陛下分憂。”
桂太郎同樣鞠躬道:“我等謹遵聖喻!”
明治天皇臉上浮現幾絲倦色,在侍從官的攙扶之下,明治天皇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長長的走廊之後。
明治天皇沒有再多說一句話便走了,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議事廳中軍政大臣紛紛鬆了一口氣,對於這一次的本土首戰失利,明治天皇沒有懲罰任何一個人,這讓很多人都暗自僥幸。同時也在憂慮,大部分已經猜到了其中緣由,此時的大日本帝國,不管是海軍人才還是陸軍人才都已經接近凋敝,差不多已經到了無將可用的地步。
伊藤博文知道此時明治天皇失望的心情,大敵當前,國中竟然還在爭權奪勢,這如何不叫人失望呢?
伊藤博文走到桂太郎的身前,伸出右手,說道:“桂太君,我想你可能比我更清楚帝國現在的處境,我們是時候應該和解了,天皇陛下已經說的很明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我們繼續這樣分歧下去,我想你自己很有可能看不到重新組閣的那一天了。”
伊藤博文說的言辭懇切,真摯而沒有絲毫的做作。
桂太郎愣了一下,要知道,兩人是政治上的死敵,相鬥至少也有十數年了,從來沒有哪一次和解妥協有過合作。
伊藤博文說道:“相信你也看到了,華夏總統唐健誌在帝國本土,和華夏和談已經沒有任何的希望,既然妥協無望,還不如集中全國力量,擊潰華夏的入侵。”
桂太郎不可否認伊藤博文的話很有道理,在開戰伊始,他曾經派人秘密和唐健接觸,準備詳談日本妥協的問題,可是唐健從來沒有打算要和日本和談,所以他派出去的人每一次都無意外的被驅逐回來,唐健從來就沒有一點和日本和談的心思,正如伊伊藤博文所說,唐健要的是整個日本。
當整個日本陷落的時候,桂太郎也就沒有一絲希望重新組閣。
桂太郎沉吟片刻,還是伸出了右手,說道:“希望能夠和伊藤君合作愉快!”
兩人相視而笑,雖然兩人不算徹底的冰釋前嫌,起碼在對待華夏的問題上,兩人取得了高度一致。
桂太郎問道:“伊藤君,不知道伊集君的歸國艦隊現在在何處?”
伊藤博文歎了一口氣,說道:“伊集君為了躲避華夏太平洋艦隊的海上封鎖,拋棄了從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的既定計劃,然後轉道印度洋,走澳大利亞北部的阿拉弗拉海,從大洋洲轉入太平洋回國,此時他們正在澳大利亞的約克角補給,想要回國的話,至少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桂太郎麵色凝重,說道:“現在帝國已經是最危急的時刻了,歸國艦隊早一點回國,就能夠為帝國多分擔一點來自華夏的軍事壓力。好吧,伊藤君,我會發動幕僚,籌集資金,從中立國英國那裏購置大量的武器,裝備那些民兵,以抵抗華夏陸軍的侵略!”
伊藤博文點了點頭,說道:“那多謝桂太君了。”
兩人相視一笑,伊藤博文拉住桂太郎,說道:“走,去戰時大本營,看看現在華日作戰的態勢圖。”
………….
此時的日本本土之後已經緊急動員起來,差不多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局勢,然後,在華夏突擊部隊的麵前,這些剛剛學會放槍而沒有絲毫作戰經驗的民兵往往是一觸即潰,戰鬥力極其低下,經常是數百名華夏陸軍就像驅趕鴨子一般將那些匆匆武裝起來的民兵攆的到處跑。
因而三萬突擊部隊推進的速度極快,往往在日軍大部隊還沒有反應過來,突擊部隊就已經穿過了日軍防線,直插日軍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