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南海海盜(1 / 2)

列寧絲毫沒有注意到剛剛被他撞到的那個人,他更不可能會想到剛剛那個人就是他漂洋過海千辛萬苦要來尋找的華夏總統唐健。

在歐洲的處處碰壁,讓列寧決定來華夏來碰碰運氣,雖然華夏的政治主張和他夢想中的有些不太一樣,他一直認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並且夢想著建立馬克主義中描述的共產主義。

然而,歐洲各國的冷淡態度使他不得不轉戰其他國家,而列寧則將目光投向了華夏,因為他在華夏的政治主張中看到了一些不同於歐洲諸國的地方,這是致使他來到華夏最重要的原因。

他相信,作為華夏總統的唐健必然希望在華夏廣闊的北部邊疆有一個友好的鄰國,而不希望是一個侵略性極強的沙俄,這是列寧相信此次求助能夠成功的自信來源。

當列寧第一眼看著華夏南部第一大城市時,第一時間就被廣州的繁華忙碌給震驚了,從世界各地前來華夏形形色色的商人,碼頭之上赤膊上身的苦力,還有船工的吆喝聲,碼頭每天貨物的巨大吞吐量,列寧沒有想到華夏建國之後在短短數年,其南部就已經發達到了這個程度!絲毫不亞於歐洲的阿姆斯特丹港。

“這個唐健還真不簡單啊!”列寧由衷的歎道,心中對這個一手建立華夏民主共和國的傳奇人物更多了幾分欽佩。

列寧感歎完廣州的繁榮之後,隨即收拾好行囊,準由又陸路走到武漢,去求見華夏總統唐健,不是列寧不願意走水路,也並不是水路比陸軍行程短,而是列寧此時財政情況十分窘迫,他實在拿不出更多的盤纏來支付高昂的船費。

就在此時,一群“凶神惡煞”的華夏士兵一邊大聲提醒,一邊撥開密集的人群朝這邊匆匆而來,列寧下意識的壓低了帽簷,在他看來,這些“凶神惡煞”的華夏士兵神色緊張,一邊撥開人群,一邊四處張望,似乎是在找什麼人似的。

列寧看到這裏,心裏不禁一陣緊張,當初他領導莫斯科武裝起義失敗後,便遭到了沙俄政府通緝,被迫流亡海外,在列寧流亡西歐的時候,為了避免當地政府的追捕,列寧都是用的假名來逃脫追捕。

而這一次來華夏也毫不例外,當列寧看到一大群華夏士兵朝他這邊的碼頭上湧來的時候,警覺的他立刻低下了頭,避免被人認出來。

然而,數百華夏士兵在分開人群之中,直接朝著碼頭上湧去,根本就沒有理會列寧,其中一個華夏陸軍軍官還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但是那個年輕的陸軍軍官並沒有將太多的注意力停留在他的身上,隻是掃了這個外國人一眼便朝前走去。

這個年輕的華夏軍官就是奉命來找回唐健的孫傳芳,孫傳芳帶著一個營的士兵在廣州碼頭上四處尋找唐健,然而除了洶湧的人群,他連唐健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孫傳芳不禁疑惑起來,按照唐健從夏威夷登上陳家的商船隊到廣州的日期來看,唐健應該是今天抵達廣州啊,怎麼找了這麼半天都沒有見到。

難道已經出發了?孫傳芳大感不妙,如果說在碼頭之上還比較容易找到唐健的身影,那麼一旦唐健隨著商船進入了南海他就抓瞎了,茫茫大海找一個人豈不是如同大海撈針,況且他隻是陸軍而已,他也不可能下海遊泳去找唐健啊?

此時找到南海艦隊幫忙找人已經來不及了,廣州作為華夏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每天來往華夏貿易的外國商船何止千艘?總不能在茫茫大海之上盲目的隨便找到一艘商船命令人家停船檢查?這根本就不太實際。

況且,此次孫傳芳是奉密令前來找尋唐健,此次行動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是通知了南海艦隊,那不是告訴所有人,說我們的總統獨自一人去了呂宋?這等蠢事,孫傳芳可做不出來。

不過,人都會抱著一絲僥幸的,孫傳芳也不例外,身負重任的他也不想放棄最後一點機會,於是孫傳芳果斷的下令詢問夏威夷陳家商船的情況。

孫傳芳拉過一個年級大一點的碼頭苦力,問道:“知不知道夏威夷陳家的商船隊錨泊在那個碼頭?”

那個苦力是個老實巴交的平頭百姓,對這港口再熟悉不過了,但他看到這一隊雄糾糾氣昂昂扛著長槍的士兵,果斷放棄了想要些好處的念頭,連忙一指遠處的一個碼頭:“在那裏,正在卸貨呢!”

孫傳芳聞言大喜,終於找到了總統的蹤跡了,他趕緊命令士兵隨他一起朝陳家商船隊的方向奔去。

列寧看到那一隊華夏士兵漸漸遠去,遂如釋重負般的鬆了一口氣,然後勒緊了褲腰帶,朝華夏的首都--武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