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臨江仙(1 / 3)

兩個時辰後,剛送走了韓老爺子,李母便拉起了韓荻兒的玉手噓寒問暖道。

李天宇見韓荻兒對老媽的這番熱情似是有些措手不及,當即插話道:“老媽,您看荻兒初來李府,要不讓孩兒先帶她在府中轉上一轉。”

“也好。寶兒你可千萬要招待好荻兒了。”李母似是意識到了自己有些熱情過度,愧疚之餘便笑眯眯地應承道。

“孩兒自然明白。”說罷李天宇和韓荻兒先後向李母行了禮便一起離去。

“哎,沒辦法,老媽就是這副急公好義的性子。其實我對李府也不是太熟的。”剛走出大廳沒多遠,李天宇便衝身旁的韓荻兒歎道。

“公子言重了。伯母對荻兒如此關懷備至,荻兒感激還來不及呢。”韓荻兒聞言卻是為之一樂,先前的拘謹不由一掃而空。

“對了,今日老媽還特地給我下旨,啊不,下令讓我前去買兩本典籍回來。可是這年頭的典籍但凡有點名聲的,想來荻兒你也看過了。可惜又沒有珍藏版這一說。”說著二人已是沿著院內的河流向那盡頭的湖泊緩步走去。

“那敢問公子到底是買了什麼典籍呢?”韓荻兒有些好奇地問道,此刻她卻是有些好奇似公子這般不拘一格的才子究竟會買些什麼典籍。

“別提了,之前快將這揚州城的書坊轉了個遍,皆是一些孔孟之道的教科書。好不容易看到幾本敘事的故事會,可惜那印刷質量和題材實在是拿不出手。所以最後就隻挑了本《史記》《春秋左傳》和《三國誌》。話說那玄奘大師明明已經從印度回來,為什麼市麵上現在還看不到西遊,哦,大唐西域記呢?”李天宇悶悶不樂地說道。

話說先前李天宇三人前去那書坊逛書的時候便發現這個年代的書坊基本上都是一些正統的教科書。稍微有點脫離孔孟的便是一些人物傳記和當朝某些文臣們的著作,其中就有一本當朝國舅爺長孫無忌撰寫的《唐律疏義》和房玄齡撰寫的《晉書》,剩下的便是詩集居多。至於那些下三流的則是在一家書坊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找到的,也不知是因為發行量比較少還是什麼原因,那印刷質量讓人看過第一眼後便想趕緊合上。而李天宇當時還半開玩笑地說要不要進軍這出版行業,別的先不說,單是四大名著就夠自己賺下好幾套豪宅了,順便還能提前推動下活字印刷術的發展。

“公子選的這三本典籍卻也有趣的很。那《史記》和《左傳》倒是沒什麼,不知那《三國誌》中公子最中意的是哪方呢?”

“這個嘛,由於我個人品位比較特殊,所以我比較喜歡魏國的陣營。尤其是魏武帝曹操,十足的奸雄一個,文采也沒得說,膝下的子女更是個頂個地機靈。相比劉皇叔來說,總覺得後者似是有些偽君之道。按西方的某位大儒來說,前者是本我人格,後者是超我人格。隻有回歸了本我,人才能活得最為真實快樂。當然了,我還是希望全天下的人都似劉皇叔那般,而不要輕易去學了曹丞相,不然這天下勢必大亂。這也是為何孔孟儒道會一直作為正統思想所流傳下來。”李天宇毫不掩飾地說道。

“公子此言卻也直抒胸臆,那《三國誌》中的人物傳記確實是棱角鮮明。有道是‘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古人這話誠不我欺。荻兒也自認為,從三皇五帝起至如今這盛世大唐,最為精彩的史篇莫過於那明爭暗鬥、能人輩出的三足鼎立年代。我看公子先前作的那首念奴嬌詞似是對此亦有諸多感慨,但不知公子是否有些生不逢時的恨意?”說罷韓荻兒滿含好奇地望向了李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