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城實驗小學在丁了這屆學生升入四年級之時有貴客來訪。
此消息登上了校報頭版新聞:“我校名譽校長、旅美博士顧思寧女士帶領美國教育考察團一行將蒞臨我校。顧思寧博士現任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終身教授、亞洲聯合機構協調人……”
校報一經發出,班級教室裏,學校走廊裏,操場上,隻要有學生或者老師在的地方,全部充斥著關於這件大事的議論聲音。
西海城雖然距離首都北京很近,但是依然不夠開化,對外交流什麼的也是相當閉塞。這次有美國考察團前來,無疑是轟動全校,甚至在全市都具備極大的影響力,相關領導們提前一倆月就開始準備了。
小學生們最為興奮,雖然他們不認識顧思寧博士是誰,但是他們知道,過不久就要有一大批外國人來學校參觀,就激動得不得了。他們想見識一下外國人,是不是跟電視裏麵放的一樣,金發碧眼,身材挺拔魁梧,更重要的是洋氣。
丁了也非常興奮,她對外國人的好奇心一直是有的。每當看到電視上放的外國電影,她總會停留好一會兒認真的看。由於外國電影總會出現些最為正常不過的日常親吻和擁抱,其實這些在丁了看來也沒什麼的,丁了媽就認為這些畫麵讓小孩子看到不好。每當換台看到外國電影,丁了媽用最快的速度給切換掉。這就培養成了丁了一個人在家看電視時,逮到外國電影就一股氣看完的逆反心理。
學校領導召開緊急會議,命令班主任嚴格部署接待顧思寧博士一行的任務工作。這次重大的部署會議,開了好幾個下午。
由於據說考察團會隨機進入某個班級聽課的原因,加上為了保持良好的校風以及彰顯中國教育課堂上一片祥和積極的氣氛,學校領導要求所有同學上課時需要坐的端端正正,紅領巾和校卡都要佩戴缺一不可。而且遇到老師提問,不管會不會解答,全體同學都要舉起手來積極配合問答。
學校還要舉辦迎接顧博士一行的聯歡會,由於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基本處於零基礎偏上一丟丟,僅有幾個出類拔萃的學生那也遠遠不夠。所以,每個班需要抽簽決定參加全英歌曲歌唱、全英小品還有話劇舞蹈。英文主持需要兩個英語最棒的學生出任,也需要在英語好的學生當中進行一輪篩選。
丁了英語水平還算可以,由於丁了爸懂些英語,在丁了很小的時候她那有遠見的父親就會放一些兒童英文歌曲之類的,家裏也有英文圖卡。這種影響的確是潛移默化而行之有效的,她上了小學後,老師選她當英語課代表,基本日常對話什麼的,對她而言根本不在話下。
班主任老師通知作為英語課代表的丁了去參加主持人競選,這無疑是一個好機會,還能給自己班級長長臉。
另外,由於班主任老師手氣不佳,抽簽抽到大家認為最不好準備的全英小品。
“還不如話劇舞蹈呢,能少說點就少說點,唉。”班主任老師抱怨著,這下可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