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眼皮猛跳(1 / 2)

趙紅兵把要拿的土地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指三線城市的小地塊,可以實現現金流,並且利潤率很高。

第二類是主要城市的中高檔項目,規模不大,一期就可以開完成;第三類是屬於目標城市的中等地塊,分兩期開。

第四類則屬於目標城市的大型地塊,符合公司的長期戰略目標,能夠使天倫在將來成為區域性的領導者。

自98年初始,一直到99年的1月份,整整一年的時間,全國各地的房地產開放商。就算是從沒有直麵過天倫房地產公司的,也都對它有幾分了解。

而直麵過天倫房地產公司的,甚至對它有些發怵。

從帝都一路南下,尤其是魔都的一塊地,30畝地花費了拍賣價的三倍,把原本還要賭氣跟趙紅兵拚個高低的開發商老板,氣的吹胡子瞪眼的,但是也沒繼續往上喊價。

天倫所購之地,大多數為拍賣所得,所以在每一個城市,它都引起了當地房地產開商的恐慌,大家都一致稱呼天倫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攪局者。

天倫參拍的土地,基本上都成了當地貴的地塊,因此又得到了一個“天價製造者”的稱呼,倒是和趙紅兵的“弄潮兒”稱呼相得益彰,所以它理所當然地受到了許多區域性開商的抵製。

在羊城,當地大的房地產商在一次與天倫同台的競標中落敗,其老總震怒之下起草了一份致業界的倡議書,認為天倫參與競標擾亂了保定地土地秩序。

導致混亂局麵,影響石家莊土地的持續開。

這些插曲除了能生動地佐證天倫的攻擊力之外,並不能阻止它前進的腳步。

一直到99年的1月,天倫旋風般地跑馬全國,一共收購了十塊地皮,而重心除了帝都,大多在南方的三角地區。

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天倫從一家地方性的小公司變成了全國性的大公司,最直觀的就是辦公大樓的變化,以及翻了好幾番的員工數量。

這一年中,趙紅兵建立起來的樓盤。一棟比一棟精致,一棟比一棟漂亮。但是,卻不是很豪華。

隻是本著讓人住著舒適的原則,很是注重房屋的周邊綠化和文化氛圍建設,而這些房屋地價格,也遠遠地高於周邊地區的房價。

同時,趙紅兵地房地產公司進攻到哪裏,相應地,那個地方就會建立起來一個文化園。

其實趙紅兵更想複製一個更加現代化的生態園,隻可惜目前的能力還做不到。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自然得到了當地政府地大力支持。

在外人看來,趙紅兵在短短的一年內取得如此成績是不可思議的。

而趙紅兵自己卻清楚得很,他之所以腳步邁得如此,是源於他內心的恐慌,隻要他閑了下來,就會想到在深市的一些事情。

在這個時代背景裏,成功很容易,可是失敗更容易。

趙紅兵的動作在外人看來是一次缺乏規劃、毛手毛腳的冒險,可是事實上,趙紅兵一麵製造高調的輿論,另一方麵,他卻對自己地所有行為都進行了慎密的思考和策劃。

第一,他在拿地上顯得很有技巧性。天倫所拿的地,大多數是在城市的邊緣地帶或規劃中的中心,按照重生前就是市中心和城郊,這兩個地方。

這些土地都是“生地”,不被注重短期效益地當地開商看好,競爭相對不太激烈,而且有未來升值的潛力。

當地政府的出售心迫切,便於獲得支持,而且這個時候的拆遷問題要比二十一世紀少的多了,有利於迅開工和交付,地塊麵積普遍較大,適合建設大規模的中低檔住宅樓盤。

第二,在項目定位和設計上有很強的現實性,天倫堅持隻做住宅項目,而且以中檔價位為主。

趙紅兵知道,這類房產的消費群大,出售和回收都很快速。而對於很多地方上的開商,天倫所形成的全國性品牌和口碑,以及商業利益,都提供了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