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陸續出現(1 / 2)

收處理貨的商人一般情況下都是等於包攬了所在地區域的所有大小市場,如果其他幾家大製衣廠真的有貨,大壯早就說出來了。

“大壯,你有沒有跑過塘角村和山北村裏麵?”趙紅兵問道。

“沒有……”

“那我們就跑一下這兩個城中村裏麵吧。”

“好吧。”

將車開到村門口的主幹道,他們就得步行了。村門做的還算講究,‘塘角村’三個大字,豎在村門頂上。

城中村是羊城很多職業的人的集合地,在這裏既有羊城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也有近幾年看羊城發展不錯來這裏討生活的外地人。

村門後麵是一條長長的小巷,整條巷子隻能最大限度隻能通過三輪車。

小巷內,擺放著各種摩托車三輪車的零配件和修理店,還有由兩塊黑布摭住大門口寫著歪斜的廣告標牌的黑網吧,還有一些鹵肉攤子等等。

趙紅兵抬起頭來,剛剛好可以看到在兩邊五六層樓中間形成的一條直線似的天空。

“趙老板,光這條巷子,應該就有好幾家小作坊。”大壯出聲道:“兩年前我收處理貨,也跑過這裏。”

“七八家嗎?”對於這個數字,趙紅兵倒是沒有感到意外。

羊城是全國最大的服飾交易中心,而其作為交易中心的基礎,正是三角區附近強大的服飾生產能力。其中,像麗灣鎮這些鎮級工區業占據服飾產能大部分。

除此外,散布在羊城各大城中村內的小製造廠、小作坊也占據產能的一小部分。

服飾行業的最大特點是追求快速反應,像城中村的這些小作坊就可以很好地辦到,一直到後世的某田係,也是這樣。一些沒有多少外包工序的款式衣服,這些小作坊甚至隻要一兩天時間就能生產出來。

不過,像塘角村這樣的城中村到底不是專業的工業區,小作坊混雜在城中村中產量也高不到哪裏去。

進入到小巷大約四十多米,趙紅兵二人終於來到了第一家小作坊。

一樓的店麵上,趙紅兵可以看到八台縫紉機邊,每台縫紉機都在呼啦呼啦的工作著,工人們都忙的沒工夫休息。在一位工人的指引下,大壯和趙紅兵上二樓見到這家小製衣廠的老板。

“老板,你們家有處理貨嗎?”大壯和那位老板寒暄幾句後,直接出聲道。

“沒有,我們是幫其他人做代工的。”一個笑的很和善的老板,搖了搖頭表示沒有。

“不好意思,打擾了。”大壯客氣地和他道別。

這條小巷一共有七家小作坊,但是這些小作坊裏,沒有一點收獲。

“趙老板,以前應該很少來這樣的地方吧?”在如迷宮的巷道中,大壯一邊笑著和趙紅兵道,一邊指引趙紅兵轉入一條僅容三人通過的小巷,很快進入到另外一條主巷。

在這條巷子裏,一家“閩縣小食店”對麵,開設在二樓的製衣廠裏,趙紅兵剛剛進入就有所發現。

樓梯的轉角處,一位花白了頭發的大媽正在一堆剛剛縫紉好的褲堆邊上,修剪著褲子線頭。

“咦,趙老板,這些貨好像和你手上那些香港貨風格的很像啊!”大壯拿起一條褲子抖動起來,出聲道。

趙紅兵在看著那條褲子的時候,眉頭刹那皺起來。

這是一條布料為褐色的褲子,不過,就在褐色中間,混合紡織著一些白色花紋。

“趙老板,這些花紋好像不是繡上去的。”大壯老板細心地摸了一把這些花紋,出聲道。

“大壯,你沒有看錯。這些花紋是在織布的時候混合織上去的。織完布後,再經過特殊的印染,才形成了這樣的布料。”趙紅兵出聲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