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古英貝勒很尷尬(2 / 2)

這便是代善沒走過去的第三點,他在對待自己前妻兒子上犯了大錯,不了虐待他們,更是竟然在繼母的不斷慫恿下,產生了處死自己兒子的想法,這件事讓努爾哈赤知道後,自然大為震怒。

同時,在某些心計重的皇子指使下,借助莽古爾泰這些臣子的煽風點火,最終使得努爾哈赤罷黜了代善的汗位繼承人身份。

後來,代善看到努爾哈赤如此氣憤,沒有去做任何頂撞,而是親手殺死了他的繼妻,失聲痛哭請求努爾哈赤原諒。

果然,當努爾哈赤看到代善真誠的懺悔後,沒有采用當時處置褚英的方式去處置他,但“太子”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

不過,罷黜代善太子之位的努爾哈赤,並沒有因此好受,每每看到代善在他麵前展露他的文武智慧,努爾哈赤都有想著給代善複太子位的打算,隻是想著他還年輕,而且剛罷黜了代善的太子之位沒多久,就要再給他複位,明顯不太好。

而隨著汗位繼承人褚英和代善兩兄弟一死一廢,努爾哈赤對立儲這件事情,短時間又難以抉擇,是繼續選擇代善,還是其他兒子,沒有確定的人員,以至於在他後來意外死亡後,因為之前沒有明確整個金國的汗位由誰來繼承,給了奪權的陰謀家可趁之機。

當然,努爾哈赤不知道的是,真實曆史上,正是因為他的猶豫,在他意外死了後,代善因為太子位被罷黜,威望大跌,麵對皇太極的強勢,最終也是心灰意冷,不得不放棄了對皇位的爭奪,甚至於,皇太極死後,代善這個廢太子,也沒有奪皇位的打算。

不過,也正是因為開國幾位君主的皇位爭奪,蟎清在皇位繼承這件事上,沒有選擇曆代封建王朝慣用的立嫡立長的套路,而是選擇立賢,從諸皇子裏,擇優錄取皇位繼承者。

言歸正傳,今年三十八歲的代善,在金國內部,就處在這麼一個尷尬的位置。

雖然,代善以前因為奮勇殺敵,奴爾哈赤曾經特地賜予他“古英巴圖魯”的美名。

而且,當初奴爾哈赤用蒙古文字創製了滿文,古英在滿文中的意思便是“刀把頂上鑲釘的帽子鐵”,而“巴圖魯”則是勇士之意,女真內部更是因此稱呼代善為“古英貝勒”。

奴爾哈赤將此稱號賜給代善,便是他英勇,又硬如鋼鐵,乃是勇士中的勇士,可見努爾哈赤對他的喜愛,這也是努爾哈赤暴怒罷黜了代善的太子位置後,也沒有就此對他失去信任的原因,讓他繼續擔任四大貝勒之首,參與治理國政。

可是,隨著太子之位被罷黜,代善的名聲又因為和阿巴亥的私情醜聞,在金國內部變壞,即使努爾哈赤依舊信任他,讓他繼續擔任四大貝勒之首,參與治理國政,然而,很明顯,讓一個沒了繼承權的人管理金國事物,外人怎麼看,都不會對他服氣的,縱然明麵上對他的提議支持,但暗地裏,肯定要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