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冤也不冤(2 / 2)

確實,按理來,大明在戰前做的準備並不少,出戰的十餘萬人,有不少都是全國各地抽調的精銳,這些人多數都是參加過萬曆三大征的精兵,可以是兵精將廣。

然而,明軍準備不少,但建奴準備更加多,不努爾哈赤在建州那些年裏臥薪嚐膽積攢的幾萬人馬,也都是善戰的精銳,並且和不少武備開始荒廢的明軍不同,建奴早有反叛謀反之心,起兵之前,日夜操練,精銳程度絕對不下於明軍。

再加上,努爾哈赤早年隨李成梁征戰,早就在遼東安排了不少奸細,即使建州兵馬較明軍少,但真正實力,卻絕對不是那麼大的。

從古至今,打仗從來不是人多人少話的,特別是到了以後熱武器的時代。

換句話,薩爾滸決戰,大明敗的冤,卻也不算冤。

那邊,茅元儀得了張璟言語,起身行了一禮道:“是!國舅爺且聽在下細。”

言罷,茅元儀用手摸了摸下巴,像是在思索如何言語。

與此同時,坐在茅元儀身旁的陳明遇和馮厚敦,皆是鬆口氣的對視一眼,幸好茅元儀對於火器了解頗深,否則他們今日來投奔張璟,可就要出大糗了。

他們二人都是苦讀書的,雖然對於兵事也有涉及,但這種專業的火器理論,他們哪有認識多深,不然剛才張璟提問的時候,他們如何一句話也出來呢?

“回稟國舅爺,在我看來,以實戰論,日後國舅爺若要研發新式火器,最起碼需要從三點入手改進。”過了片刻功夫,茅元儀思考好後,正聲道。

“三點?”張璟問道,語氣裏,他還有些懷疑。

“正是!”茅元儀回道。

來自後世,雖然沒摸過幾次真實的槍炮,但看過一些軍迷科普的張璟心裏清楚,大明如今的火器,何止隻有三點缺陷?

不過想到茅元儀就算是這個時代的軍事理論專家,但並不是才或者先知穿越者,受限於時代的局限性,他們能想得到的缺點自然會少很多。

明白這些,張璟便繼續道:“你且細細道來。”

“是!”茅元儀回道:“在下認為我大明火器,無論火銃還是火炮,要改進的都有三點,這三點即為射速要更快、射程要更遠,火器使用是絕不能炸膛,若有這三點,必可叫來犯之建奴逆賊,吃大虧!”

“射速?射程?火器質量?隻有這三點要改進嗎?”張璟聽後,眉頭不自然的皺了一下道。

這和張璟這兩在軍器局查看大明使用的火器,發現的不足,還有記憶裏少許的,後世無聊時看的關於明軍火器不足改進點,差得有些大啊。

“是的,在下暫時能想到的就這三點,但應該不僅僅隻有這三點,隻是因為在下愚鈍,暫時還沒有想到。”茅元儀回道。

“好,你仔細和我們,為什麼要改進這三點吧?”張璟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