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們是也沒用,那個時候,東林高層可不會考慮他們,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是東林黨內不能完全信任的邊緣人。
雖然他們身為東林黨人,但卻在黨爭中處於中立態度,甚至他們的政見除了反駁其他非東林黨派,還會反駁他們所屬的東林黨,這樣黨性難分的人,換了任何人都不會輕易用的,不得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畢竟,讓他們去安定遼東,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什麼時候會親東林,什麼時候會反東林,既然不能確定,那還不如直接選個外黨的人,讓他們一開始就明白所選的人是政敵便可。
因此,一是因為他們是黨內邊緣人,二是因為他們黨性難分,三是因為他們之前也沒有實戰指揮的經驗,所以最終才會讓熊廷弼這個有在遼東壓製努爾哈赤,又和部分東林黨人關係走得近的外黨人,有了再次起複的機會了。
反正就是利用而已,先起複去安撫,至於有沒有用,那就不管了,反正不是本黨之人,隨便外人怎麼到都行。
明白了這些,張璟就知道東林黨人並非是完全針對熊廷弼,否則他們不會要詳查熊廷弼罪名,再決定起複。
這其中,定然是有什麼原因,讓他們不得不阻止。
左思右想,張璟也是有些不得要領,看著桌案上的奏疏,張璟心思一動,問朱由校道:“陛下,能容臣看看諸位朝臣所上的奏疏嗎?”
“看奏疏?”朱由校聞言一愣,反問道:“你看這些幹什麼?臣子給朕上奏的奏疏,豈是能讓你隨便看的?”
“也許,臣能從他們的奏疏裏,找到讓他們同意起複熊廷弼的法子。”張璟回道。
“這樣嗎?那你看吧!不過,出了這宮門,切忌外傳。”朱由校聞言,同意道。
“是!”張璟應了一聲,而後便一一翻閱了那些奏疏。
殿內此時已經堆積了數堆的奏疏,擺放的樣子也不是非常整齊,明顯都被人翻閱過,而後大概是因為留中,一直發還處理吧。
想到後來蟎清一直汙蔑啟帝不識字,不理政事,一心隻會呆在後宮裏做木匠活,張璟就大罵狗韃子無恥,自己鋪張無度,沉迷享樂,非要給自己吹噓添光,無限抹黑大明。
當然,啟醉心不醉心木匠活,張璟不清楚,就算醉心,那也隻是個人興趣愛好,蟎清狗皇帝不也有圍獵下江南的愛好?
敢問他們遊玩的時候,怎麼沒人他們不理政?
至於啟帝不識字,不會看奏疏,張璟隻能他們放屁了,反正張璟知道啟或許知識見解儲備不多,但受到的教育絕對不會不識字的。
甚至某些知識見解,當今的內閣首輔,蟎清東林漢奸們的老祖宗,東林黨魁葉向高還開口讚同過,就這樣還能不識字?
剛想到葉向高,張璟還真就翻到了葉向高了,而且,葉向高所上的奏疏,也讓張璟覺得有意思。
“請追諡故遼東經略袁應泰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