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錦衣衛指揮使難得善終(2 / 2)

若是駱思恭隻是想和張璟這個得皇帝寵幸的國舅爺拉近關係,王體乾又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畢竟這位錦衣衛指揮使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想到駱思恭從萬曆爺、泰昌爺,到當今皇爺的諸般事情,特別是移宮案時他在關鍵時刻突然倒向東林黨和王安一麵,王體乾覺得,恐怕這位精明的錦衣衛指揮使也看出王安要倒台,給自己找後路。

終究,這下又不隻是他一個政治嗅覺靈敏的聰明人,能看出王安沒什麼蹦躂的時間了,以駱思恭能在錦衣衛指揮使這個難得善終的位置上,穩穩坐著,並且曆經三帝,他的能力就不簡單。

“看來,得加緊和國舅爺聯係了,否則,這先機就被別人搶去了!”行進的馬車裏,王體乾眯著眼睛,口中緩緩呢喃著。

“還有多久到軍器局?”遠處,駱思恭一邊策馬,一邊問左右道。

“回稟父親,大概還有不到半個時辰。”身邊,一個青年對駱思恭道。

“嗯!慢慢走,山路危險,我們不用急著趕路,終究我們也不用搶著做那第一個道賀的,隻需要和這位國舅爺結個善緣便好!”駱思恭聞言,點了點頭道。

“是!父親!”那青年聽後應道。

這青年不是別人,乃是駱思恭的兒子駱養性,字太如,湖南新田縣人,因駱思恭的功績,以及他的關係,駱養性也進了錦衣衛,當了一個普通百戶。

按駱思恭的想法,他在任上好好給兒子鋪路,等到他退了,能讓駱養性當上鎮撫使或者同知、僉事,甚至能繼承他的位置當上錦衣衛指揮使,那就好了。

大明自設立錦衣衛以來,掌管錦衣衛的指揮使,能得善終者有幾人?甚至有不少人,身死還不算,連子孫也受牽連。

駱思恭自當上錦衣衛指揮使後,雖用心辦事,但難免不考慮身後事,子孫事,這也是他在朝中與以往的多數前任不同,遇事不出頭,也不搞多少殺戮大案,甚至在對他政治利益有幫助的時候,可以和東林黨、王安聯合,損害皇帝利益。

把駱養性帶在身邊培養,便是這個原因,而這次來軍器局向張璟道賀,也是這個原因。

正如王體乾所料,駱思恭也是預感到王安要出事,所以才尋找退路的。

不過,駱思恭有和王體乾一樣的推測,但他更有王體乾所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朱由校讓他查被高進、魏朝雇傭的凶手,卻嚴令他不準告訴王安。

很明顯,經過高進、魏朝的事情,朱由校對王安起疑不滿了,而一旦皇帝對臣子這樣,那這臣子的仕途基本上都該到頭了,正是因此,駱思恭才會覺得王安要倒台了。

對於剛才山路上被王體乾看到的事情,駱思恭並不知道,畢竟今日來和張璟道賀的人不少,來時駱思恭也都看到不少馬車,注意到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來的人多了去了,他哪裏能把每個看到他的人都記住?

否則,若是駱思恭知道王體乾也來向張璟道賀,巴結他,不得也要對這個王安一係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體乾多看幾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