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這個人,也不是普通人,不管怎麼說,他都是蓬萊四代首徒的弟子,雖然不入蓬萊島,但是一些法術還是要學的。
大禹所用的方法,和他父親鯀所用的方法完全不同,大禹所用的方法,主要就是疏導,讓所有的水,全部都流到大海。
為了能讓大禹知道河水的走向,精衛特地去了一趟天庭,將紅雲手中的河圖洛書借來,讓大禹觀看。
而大禹在得知了河水的走向之後,他並沒有馬上實施,而是命人找來了一下材料,開始煉製治理河水的武器。
大禹所煉製的武器,第一件是一把斧頭,用來開山碎石所用,所以取名為開山斧。
第二件就一個鐵棒,這根鐵棒可以隨意的變化大小,用於測量江河的深度,於是大禹取名為定海神針。
大禹這個工程,雖然很龐大,耗費的時間也很長,不過一旦完成,卻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也正是這樣,所有大禹才會是五帝當中,功德最多的人。
由於這個龐大的工程,大禹在結婚的第四天,就踏上了治理水患的工程,而這一幹就是十三年。
在這十三年裏麵,大禹簡直就是所向披靡,通過大禹的努力,水患終於得到了治理,而經過治理的河水,已經全部流向了四海,從此以後,人了就不再後到水患的困擾。
不過在這十三年裏麵,大禹確是沒有回過一次家,他在山上設了一個鼓,隻要敲鼓,大禹的妻子就會給大禹送飯。
大禹的妻子叫女嬌,塗山氏的女兒,雖然他嫁給大禹之後,大禹隻在家中待了四天,在大禹開山引流之後,女嬌就每天給大禹送飯,隻要她聽到山上的鼓響起,女嬌就會準時的將飯送到。
不過有一天,大禹正用神力,化身成一隻黑熊開山的時候,不料正有一塊石頭掉在鼓上,而女嬌聽到鼓聲,連忙燒火做飯。
當她拖著懷有身孕的,笨重身子送飯到山上時,卻不見丈夫的蹤影,隻見一頭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躍奔忙,女嬌見了,頓時就受到了驚嚇,然後轉身就跑。
大禹看到妻子受到驚嚇,他也顧不得變回原形,就衝妻子追去,而受驚嚇過度的女嬌,頃刻間化作一塊巨石。
看到化成一塊巨石的妻子,大禹大聲的呼喚妻子和將要出生的孩子,而就在這時,大禹隻聽一聲巨響,巨石開裂,從巨石之中蹦出一個嬰兒,而這個嬰兒,就是大禹的兒子啟,而以後的人,便稱這塊裂開的巨石為“啟母石”。
大禹治水有功,不但精衛得到了很多的功德嗎,所有幫助過大禹的人,他們多多少少都獲得了一些功德,就算是他親手煉製的開山斧和定海神針,都經過功德的提升,有了質的飛躍。
不過很遺憾的是,大禹手中隻有開山斧,而定海神針,則是在測量大海之後,就見他留在了大海裏麵,並沒有收回,於是定海神針就留於大海。
大禹在繼位之後,他就命人收集天下稀有金屬,然後鑄造九個大鼎,並且將這就個大鼎,分別置於,人族所居住的邊緣。
有了這九個大鼎的關係,人族從此以後,再也不會遭到自然災害,也讓人族真真正正的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不過大禹不知道的是,在很多年之後,一個修士,無意之中發現,用著個鼎居然可以加快自己修煉的速度,如實此人就四處尋找九鼎的下落。
也正是這個人的所作所為,才將九鼎移位,才讓人族從新麵對自然的災害的挑戰。
當然這都是後話,由於大禹成功的治理水患,他在人族的威望也是越拉越高,於是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大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
大禹在三年治喪結束,便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
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在諸侯的擁戴下,大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陽城,國號為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
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任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雨,大禹去世之後,其子啟,便繼承了夏朝天子之位,而從此之後,禪讓製,也變成了世襲製。
由於啟將禪讓製,改為世襲製,他的做法收到一部分仍堅持“禪讓製”觀念的,部落首領的反對,於是東方的夷族首領,就借助此事來發對啟繼位,而西方的有扈氏,也起兵反對啟。
不過啟並沒有懼怕,雖然他身邊沒有神仙的幫助,但是在這麼他也算是“石頭”裏麵蹦出來的,於是啟率兵討伐,在啟的討伐下,有扈氏很快就戰敗,被啟所滅。
啟在滅掉有扈氏之後,其他反對的聲音也是戛然而止,從此之後,啟才真正的成為夏朝的天子。
在五帝時代結束之後,整個洪荒都平靜了下來,不過這個時候西方卻是顯得不那麼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