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各方動作 劉玄發兵(1 / 2)

曹操現居兗州,將兗州治理的井井有條,威名也是越來越大 。

於是曹操就命人前往琅琊郡,接父曹嵩前往兗州,不過在途經徐州之時,太守陶謙為了交好曹操,就命令部下張闓一路護送曹嵩。

但是陶謙沒有想到,他的部下張闓,竟然圖財害命,在去兗州的途中,便將曹嵩一家老小殺害,曹操在得知此事之後,怒氣衝天,直接點兵殺向徐州,是要血洗徐州,誓殺陶謙,為其父報仇。

不過陳宮在得知此消息之後,就來勸說曹操,陳宮,就是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假意獻刀逃跑後,曾經被陳宮放過一馬。

曹操見到陳宮是為了陶謙講情,曹操根本就不聽,所以陳宮隻好去找呂布,設法解救徐州的這場災難。

與此同時,劉備在得知此事之後,便向公孫瓚借兵,便隨北海太守孔融領兵來救。

而劉備的此番舉動,卻是讓劉辯徹底的看清了劉備,然後就去找何太後,因為他想離開劉備。

何太後聽到劉辯要離開劉備這裏,又看他如此的堅定,她也不好說什麼,但是當她聽到劉辯要去荊州,何太後的臉色當即就沉了下來,她可是知道,荊州現在就在劉玄的手裏。

劉辯雖然知道自己的母後,有可能是不同意,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何太後的反應會這麼強烈,不過劉辯卻是已經打定了主意,所以也不顧何太後的反對。

雖然劉辯想的很好,但是他手裏沒有一兵一卒,現在又是亂世,他現在就算是想去,也是沒有辦法。

劉備到了徐州之後,陶謙為保護徐州,又見到劉備是漢室宗親,才德兼備,於是便想要將徐州讓給劉備。不過劉備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形象,隻能忍痛推辭。雖然他內心很痛苦,但是卻要裝作無所謂的樣子。

不過劉備必須要繼續下去,畢竟他除了廣施仁義,他真的沒有別的優勢了,所以他寫信給曹操。

當然,他自己都知道作用不大,但是這封信卻是必須要寫,但是曹操在看到劉備的信之後,他直接撕碎,因為他跟劉備並沒有什麼交情,不過他卻退兵了。

這是因為陳宮在找到呂布之後,便勸其偷襲奪兗州,而曹操看著徐州不斷的有人馬相助,於是他便順勢退兵。

得知曹操退兵之後,陶謙自然是異常高興,於是便請前來救援的,孔融、田楷以及關羽、張飛等人赴宴,在宴會之上,陶謙再一次請劉備來接管徐州。

而劉備既然決定要廣施仁義,當然不會同意,所以執意不肯,陶謙見到劉備不肯,也隻得請劉備先屯兵小沛。

劉備在小沛住下不久,陶謙病重,請劉備至榻前,懇請以國家為重,受取徐州牌印,並推薦孫乾、糜竺輔助。

而劉備的廣施仁義,也確實是起到了作用,徐州的百姓也向劉備哭求,關羽、張飛更是希望可以有一個落腳的地方,於是再三相勸,最後,在陶謙死後,劉備答應接管徐州。

在劉備接管徐州之後,劉辯就找到劉備,讓他派人護送自己去荊州,而劉備看到劉辯如此堅持,他也不好阻攔,便派人將劉辯送到荊州,而何太後,卻是留在了徐州,因為她不想與劉玄見麵。

曹操在濮陽,險些被呂布所擒,然後曹操假作燒傷致死,令滿營掛孝,引誘呂布前來劫營,而呂布中計大敗,隻好去徐州投劉備。

對於呂布的為人,真的是不敢恭維,被別是張飛,要不是劉備阻攔,他都要和呂布大戰三百回合,劉備廣施仁義,當人要收留呂布,不然就會劉玄把柄,於是便讓呂布暫居小沛。

李傕、郭汜作亂,宮室燒盡,街市荒蕪,百姓剝食樹,皮草根為生,百官出城采樵,天子被迫遷都洛陽。

曹操打敗呂布之後,又聽荀彧建議,平定了李傕、郭汜之亂,掌握朝政大權,被封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為了進一步控製朝廷,曹操又遷都許昌,自封大將軍,武平侯,取得挾天子令諸侯的地位。

曹操為了消滅呂布、劉備,荀彧給他獻了“二虎爭食”之計。

孫堅死後,其子孫策退居江東,招賢納士,結交英雄豪傑,率領父親舊部,投於袁術帳下。

孫策少年英俊,武藝高強,為袁術奪了不少城池,但總不得重用。孫策攻下廬江,得勝而歸,袁術卻相待甚傲。

孫策經父親之舊從事官朱治提醒,以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三千,回江東伺機東山再起。

而袁術在看到玉璽之後,他的眼睛就亮了起來,要知道這可是傳國玉璽,有了他就可以自立為帝,於是很痛快的,就將三千士兵借給了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