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官渡之戰 平定北方(1 / 2)

就在劉玄安心的發展荊州的時候,江東的孫策死了,他的弟弟孫權繼承了東吳,成為的東吳之主。

孫權成為東吳之主之後,曹操就加以封賞,而孫權也是承諾,不會管他和袁紹之間的事情,曹操要的就是這個承諾,於是就開始貯備糧草,訓練士兵。

曹操和孫權的小動作,怎麼能夠瞞得住,特比是現在的袁紹,他的勢力可似乎最大的,而且手下謀臣眾多,武將有顏良和文醜,比起袁紹,謀臣武將雖然不輸給袁紹,但是在兵力方麵,卻是遠遠不如。

於是袁術開始起兵,親自率領冀州、青州、幽州、並州四州兵馬,一共七十於萬前往官渡攻伐曹操。

而被袁紹關押在獄裏的謀士田豐,則是急忙上書勸阻“隻宜靜守,不可妄興大兵”。袁紹已經調齊四洲的兵馬,怎麼可能聽從田豐所言,所有袁紹直接無視田豐,定要與曹操決一死戰。

曹操親統大軍七萬迎敵。在兵力上麵,袁紹是曹操的十倍,所有曹操在戰前,便與他的謀士審時度勢,認為袁紹兵多、糧足,敵強我弱,不易取勝,但袁紹也有致命弱點,驕而無謀,忌賢拒諫。

雖然知道袁紹的弱點,但是麵對是自己十倍的兵馬,他們還是要好好的商量一番,畢竟他們現在的劣勢非常大。

袁紹的謀士沮授和許攸勸告袁紹:“我軍雖兵多,但勇猛不及曹操,曹軍雖精,而糧草不如我軍。曹軍無糧,所有要速戰速決,我軍有糧,隻要守住。時日一長,曹軍定然不戰自亂。”

但是袁紹卻是不聽,因為他覺得自己兵力是曹操的十倍,隻要大軍一到,曹操怎能和他對抗,於是便將沮授關押在軍中。並且下令三軍速發官渡,將大軍七十萬,東、西、南、北四麵安營。

而曹操這邊,卻是采納荀彧的建議,當機立斷,以急戰挫其銳氣。

雖然曹操計劃實施的很完美,但是畢竟兵力不如袁紹,糧草也是所剩不多,所以曹操準備找機會奪取糧草,就算是不能奪取糧草,也要將糧草盡數的毀去。

曹操和袁紹決戰官渡,在荊州,郭嘉和龐統則是研究起來,雖然他們分析很準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具體的情況,所以誰勝誰負,他們還是不好確定。

當然,如果他們要是去問劉玄的話,肯定是會得到答案的,不過他們沒有,畢竟要是這樣,那就沒有樂趣了,對於郭嘉和龐統兩個人在模擬戰鬥,徐庶則是和弘農王走到了一起。

雖然弘農王已經不是皇帝,但是現在的皇帝被挾持,隻要弘農王肯站出來,那肯定會召集一大批忠勇之士,不過在弘農王聽了徐庶的話之後,他就對徐庶說,他隻想過普通人的生活,所以徐庶對此還是比較惋惜。

官渡之戰,注定會有人一戰成名,有人一無所有,聲勢浩大的袁紹,以十倍的兵力攻打曹操,但是由於袁紹的幾個決定,讓七十萬大軍的軍隊,敗給了兵力少有自己十倍的曹操。

原來,袁紹派大將韓猛去押送糧草,往軍前接濟,但是被徐晃劫燒。

經過此事之後,謀士審配便提醒袁紹:“烏巢乃我軍屯糧之處,必派重兵防守,以備不測。”但是袁紹卻派嗜酒如命的淳於瓊,去守護烏巢。

而被囚禁的沮授,則是不顧個人的安危,硬是要求進見袁紹,當見到袁紹之後,沮授就說道:“韓猛糧草被劫,烏巢危在旦夕。一定要提防曹操派出奇兵,前去偷襲烏巢。”但這沮授的這番話,並沒有引起袁紹的重視。

曹操因糧草不濟,派人送密信往許都催糧,此信被袁紹謀士許攸呈報袁紹,並建議:“因許昌空虛,可偷襲許昌。”但是袁紹不用其計,並對許攸產生了懷疑,於是便將許攸的家人囚禁,而許攸在得知家人被囚禁之後,便氣憤而去,投奔了曹營。

也正是許攸告知曹操,袁紹七十萬大軍的糧草、輜重盡屯於烏巢,而守護烏巢的淳於瓊,卻是嗜酒無度,可奇襲烏巢。

曹操親自率領精兵五千,詐稱袁紹護糧官蔣奇,夜襲烏巢,燒盡所有的糧草,並將淳於瓊刺麵紋身,放回袁營羞辱袁紹。

袁紹看到淳於瓊之後,當即大怒,於是派大將張郃、高覽二人進攻曹軍大營,不過曹操早有埋伏,二人戰敗。

當二將回來之後,袁紹聽信讒言,懷疑二將有降曹之心,因而作戰不力,張郃和高覽被逼無奈,隻好投奔曹營。

曹操大獲全勝,獲得許多糧食、輜重。又從袁紹帳中搜出許多曹營中,私通袁紹的書信。

隨從建議將這些人全部斬首。而曹操卻是說:“當袁紹強盛之時,我也不能自保,況乎他人?”遂令將書信全部銷毀。全軍將士無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