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唐盛世 取經之人(1 / 3)

劉玄入世之後,並沒有出手幹預人界之事,因為他在等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隋朝被唐朝所滅,在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整個大唐開始走向盛世。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玄發現了,有人從地仙界來到了人界。

來的人不是別人,正式人稱大慈大悲的,觀世音盤!

觀世音菩薩,原來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慈航道人,闡教的十二金仙之一,在封神大戰結束之後,在燃燈道人的“帶領”下,就投靠了佛教,和慈航道人一起投靠佛教的還有,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等人。

這些人除了燃燈道人之外,全部都被削去頭上三花,胸中五氣,變成了沒有修為的凡人,雖然他們這些人可以通過西方的功德池回複,不過慈航道人卻是心高氣傲,雖然功德池可以讓他恢複,不過自身的潛力也就隻能這樣了,所以慈航道人選擇轉世。

慈航道人畢竟是闡教的十二金仙,本身就是具備一定的功德,而且在西方聖人的幫助之下,他轉世之後不斷的行善來積累功德,當他回歸之後,在加上自身的功德,就可以恢複之前的實力,而且潛力也會提高。

不過當慈航道人第三次轉世的時候,卻是轉世成了女兒身,不過對於修仙的人來說,他們並不在意這些,特別是佛教,對於佛教來說,這些都隻是皮囊而已。

當然,這樣一切全部都和鴻鈞有關係,因為鴻鈞就是主修元神,所以他傳下來的道,都是主修元神的方法。

慈航在第三世,也是他在轉世成女兒身之後,感悟紅塵疾苦,將這一生的功德全部留在了人界,所以才得了一個大慈大悲的這個名號。

當慈航飛升之時,在最後看了一眼紅塵之後,卻留下了一滴眼淚,而這滴眼淚後來便成了他的分身。

觀世音菩薩這次之所以會來到人界,當然是為了尋找取經人,準備佛法東渡,這也是當年在封神之戰的時候,老子和元始欠下的因果。

而觀世音菩薩這次來尋找的人,他的身份也不一般,那是金蟬子轉世,不但如此,而且這一世乃是金蟬子的第十世,有著這十世的“修為”,隻要取經結束,他立即就可以成佛。

對於劉玄來說,他所找的,並不是觀世音菩薩,而是唐僧,因為他想要看一看,這些人,這麼將一個沒有任何修為的人,帶到地仙界去,畢竟對於一個凡人來說,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觀世音菩薩來到人界之後,他就變身成為一個老和尚,不過他的手裏卻是有著兩件寶物,一件是錦斕袈裟,另一個則是九環錫杖。

當劉玄看到這兩件寶物之後,他確實非常的失望,因為這兩件所謂的寶物,在劉玄的眼中,真的是一文都不值,所以劉玄也就失去了興趣。

還好劉玄失去了興趣,要不然肯定是要奪過來的,但是這樣正常,畢竟整個西方,都沒有劉玄看上眼的法寶,就更不用說下麵人的東西了。

不過現在觀世音菩薩並沒有和取經人見麵,因為現在的取經人,畢竟隻是一個凡人,就算是一心向佛,也沒有什麼心思去取經,所以觀世音菩薩還是要多費一番手腳。

首先就是在取經人,也就是唐玄奘的心中,種下取經的信念,隻要有了堅定的信念,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而這信念,卻是在金蟬子沒有轉世是時候,就留了下來,就是為了這一天所用,雖然金蟬子已經轉世,但是在這麼轉世,畢竟都是他自己,所用這份信念對於現在的唐玄奘來說,一點都不排斥,自然而然的,就被唐玄奘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