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吃呱嗒(1 / 2)

“先生,先生!起來了。”我還沒有睜開眼,小仨兒就趴我耳邊喊,“奶奶讓你帶我和大猛姐姐去玩,快呀!快呀!”

我迷迷糊糊地坐起身,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玩什麼玩啊!讓我再睡會。”

“我給你一刀,你會睡得非常香。”大猛子那把神出鬼沒的刻刀又貼在了我的臉頰上。我一激靈,趕緊把她手慢慢地挪開:“美女相約,困又如何?待俺老郭穿上戰袍,蹲完馬桶,洗漱完畢就立刻帶大猛姑娘去遊曆水城的大好河山!”

“怎麼了這是?有話好好說!”我媽從廚房端著早飯走了出來。

大猛子滿臉得尷尬:“阿姨,我們鬧著玩呢!”

“媽,您別忙活了,我跟大猛子出去吃點。”

“做都做好了,在家吃點吧!”

“不了,我帶大猛子出去吃呱嗒。”

“油炸食品有什麼好吃的,真是的。去吧去吧!”其實我帶大猛子出去吃水城的特產小吃呱嗒是一個原因,我怕我媽再勸小仨兒吃東西是另外一個原因。

“呱嗒是什麼啊?”大猛子問我。

“待會你就知道了。”

我洗漱完畢,帶著大猛子和小仨兒下了樓,小區門口就有家呱嗒鋪,呱嗒鋪裏有八寶粥、胡辣湯、甜沫之類的湯飯,我跟大猛子沒進屋裏,而是在外麵找個個小方桌坐個下來。呱嗒鋪旁邊有個老字號的油條攤,賣的有油條、八批兒和雞蛋荷包,八批兒類似於燕平的焦圈兒,而雞蛋荷包我就不知道怎麼形容了,是用油條麵拽成四角型放鍋裏炸,炸半熟時撈出來,再把雞蛋灌裏麵重新炸製,麵皮成金黃色才出鍋,香酥可口,回味無窮。雞蛋荷包的流傳不是很廣,僅限於北方部分城市,我在燕平隻見過一家,而且還不是很香。我以前總以為雞蛋荷包是水城特產,可後來天津同學說發源於他們那兒,河北同學說發源於他們那兒,我就糊塗了。

我炸了兩個荷包,又要了一個肉呱嗒,兩個雞蛋呱嗒。要說雞蛋荷包分不清發源地的話,那這呱嗒可就是確確實實是水城特產了。呱嗒是什麼樣的?咱們聽聽大猛子是怎麼形容的。

“哇!這個臭鞋墊兒就是呱嗒啊?”大猛子一臉好奇。我看著呱嗒鋪老板娘的白眼,把大猛子掐死的心都有了。

“姐!你小點兒聲,這可是吃的東西。你嚐嚐,可好吃了。”我拿紙幫大猛子把呱嗒包好遞給她,她咬了一口後,興奮地說:“真香!”

我得意的地點了點頭。呱嗒也是一種油炸食品,一張麵皮卷上調好的肉餡,用擀麵杖壓扁,形狀確實像鞋墊,然後煎炸至金黃即可出鍋。沙鎮的呱嗒,在水城是出了名的。

“吃完飯準備去哪兒玩?”我問大猛子。

“我怎麼知道去哪裏,就去看看你說的什麼水城三寶吧!”

“水城三寶裏麵的玉皇皋已經是座名存實亡的建築,現在政府正計劃複原修建,宋代鐵塔雖然還佇立著,但是周圍沒有其他景點,逛起來有些單一,不如我先帶你去東昌湖劃船,然後再去光嶽樓看看如何?”

“可以啊!反正我去哪裏都是第一次,就隨便看看唄!”大猛子說話的時候嘴裏塞得滿滿的,看來她還是比較喜歡呱嗒這水城小吃的。

水城是個小城市,一上午步行都能把東南西北四環走兩圈,這也是跟燕平最根本的區別。燕平本身是個魚龍混雜的大城市,三教九流的人都彙聚於此,雖說統一講普通話,溝通沒問題,但是總感覺人與人之間有隔閡;而水城卻不一樣,因為她的小,因為她的簡單,所以水城人出門後總會遇到認識的人,熟人見麵格外熱情,間接的就增加了這個城市的人情味。

坐在六路公交車上,我把途徑的一些水城標誌性景物指給大猛子:“大猛子你看,這大轉盤是開發區的標誌,據說是水城的太極點所在;而過了轉盤,就進入了水城的市區,你眼前的這條河叫做徒駭河,屬於海河流域,是黃河的一條主要幹流,自莘亭縣文明寨起,流經河南、河北、山東,至濱州入海,總長度四百三十六公裏;莘亭縣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當代保爾張海迪、回民支隊馬本齋都是這裏人,而且人民公仆孔繁森也曾在這裏當了四年縣委書記;再看路北邊這個大胡同,進去後就到了我的中學母校,裏麵有我的年少無知,還有我那個臉生橫疤的變態班主任;看到了嗎?那個十字路口就是水城的市中心。”我指著車窗外的金鼎商廈說道,“這就是水城的百貨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