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處長(第二十七章 初遇楊姐)(1 / 2)

記者處長(第二十七章初遇楊姐)

“趙偉弟,你好啊!見了姐姐連個招呼也不打。”在零三七一酒吧,我和楊姐不期而遇。

楊姐與我是老鄉,過去她在古城的一家專業報紙當副刊編輯,我上大學時,寫些散文、小說就往她那投稿,楊姐是個見麵熟的人,很快就成了朋友。楊姐大我三歲,我們認識時絕對稱得上美女,且在古城也算得上美女詩人。眼睛大大的,長的一個富態像,身材屬於那種楊貴妃式的豐乳肥臀。

楊姐長的是女人,性格卻不是女人,喝酒、抽煙,且大大咧咧,我稱她為楊大俠。楊姐曾出過一本詩集,什麼名字我忘了,送還給我時,我也用心的翻不了翻,按我評詩的標準,沒有一句詩我能記住,詩的內容和她的性格差不多,沒有風花雪月、女人情懷,也沒有詩言誌,憂國憂民,遠大抱負。印象中全是些空洞的陽剛之氣(在這裏原諒我楊姐,我不是在貶低你的才華,因為我不是詩人,也不會評詩,也許你詩裏的深刻蘊意和內涵,我沒有讀懂),整個詩集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書的扉頁中那幅黑白照片,那幅照片是楊姐年輕時照的,沒有修飾和化妝,清秀而又自然,像三十年代的明星。

他鄉遇故知。酒吧內我倆了起來。王建業和周刊同來的美女們知趣的又找了個桌子。當我知道,楊姐因為婚姻上的事情也來到了Z城,現在在一家媒體當副刊編輯時,我極力攛掇她,在那裏幹副刊,還不如來我的周刊幹,先當個總編室主任,熟悉情況後,給你個部門發揮你的優勢掙不完的錢。楊姐在社交上絕對是一流的,且家裏的背景也很好,父親當過市裏的檢察長,姐夫是省委宣傳部的一位處長。楊姐幹的副刊不是我當副刊處長時幹的副刊,我的副刊是新聞副刊,她幹的副刊全是電影介紹、小說散文,在當今這個充滿浮躁的時代,誰還有心去關注這些呢?一句話,高雅不實惠。楊姐答應到我哪裏看看。

楊姐來了,看到我們租賃的半層樓和出版的試刊號,對辦公環境和報紙內容非常滿意,她答應當周刊的總編室主任,並主動提出高一些創收,那邊的工作先不辭,兩頭忙。

周刊進入了正式出版,十餘個記者的創收任務遲遲完不成,王建業有點坐不住了:“趙主編,支個招唄!這一期資金如果到不了位,我可要從腰包裏出錢啊!”

“幹什麼都有賠有賺,總不能隻賺不賠嘛!這期先出版了,看下期他們的資金和任務落實的情況再說。”我把周刊分成了幾個部門,有法製部、專題部、教育部、衛生部等等,每個部門主任按貢獻大小而定,十餘個老記們隻有一兩個完成了任務,因此部門主任的空缺,我承包給了幹過周刊的記者,讓他們每月交5000元,多餘的給提成,一個部門定員5個人,這樣相對其他媒體的周刊,我這個規定對他們來說是相對輕鬆的,即使這樣,早該上交的錢,他們以各種借口一拖再拖。

我們召開周刊全體會,將任務和各項工作分解到人,不換思想就換人,不適合在這裏幹的提出辭職。王建業主動要求自己到各地市轉轉搞些創收,王建業有輛桑塔納,他要求帶著辦公室主任韓青一起下去,韓青來周刊之前是位導遊,人長得一般,穿衣打扮時尚,說話聲音好聽,我知道王建業的心思,創收、女人兩不誤,這種女人我又不喜歡。真正的美女我都安排在編輯崗位,他一個都帶不走。

王建業雖然沒有文化,但有他的長處,開車水平是一流的,平常還很少喝酒,不吸煙。手裏還有一個絕活,祖傳的炮製藥酒,主要用*羊藿,鎖陽、巴戟天、黃芪、熟地、棗皮、附片、肉桂、當歸、肉蓯蓉、枸杞子、菟絲子、桑椹子、韭子、車前子、甘草等藥材,用60度白酒浸泡,7~15天即可飲用。還別說他炮製的這種壯陽酒,喝了之後效果很不錯,一夜之間我和豆豆折騰了好幾次,第二天豆豆沒有去上班,在家躺了一天,為此我專門又買了一個厚厚的海綿床墊。

王建業滿麵春風的回來了,韓青的臉上多了副眼鏡。王建業掏出了一大堆材料,讓張宗業趕快編寫成5000字的稿子立即刊發,他說:“這次多虧韓青跟我去了,見到了一個縣長,大力推廣玫瑰種植,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韓青口齒伶俐,很受縣長的喜歡。縣長答應這篇稿子見報後,給我們5萬元的廣告費。”

5萬元的廣告費我是絕對不相信的,周刊剛出了幾期,沒有一點知名度,誰願意出這麼高的廣告費,就是我幹的報社,在農村是第一大報,整版廣告費兩萬元就做了,何況這還是周刊,沒有發行量。擋不住王建業的一再保證,我做出了讓步。當他提意讓韓青擔任主編助理,主要協助他工作時,我同意協助他工作,但主編助理,沒有這個頭銜,我不同意。

“玫瑰縣長”的稿子發出來了,5萬元的廣告費卻石沉大海。王建業顯出了自己的本性:“他媽的,寫正麵報道不給錢,老子一定要到他縣裏去,寫他們的批評報道,一定要把這5萬元錢掙過來!有些人你說他好,他們不買賬,你找到他們的錯,讓拿多少,屁都不敢放。”王建業說起自己的經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