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處長(第四十一章變相稅收)
近來看到麗睿情緒低落,作為記者處的“頭”關心下屬是必然的,何況還是記者處惟一的一朵“花”。
在我的追問下,麗睿道出了實情。父親在種植天麻賠本後,不僅要供她上學,還要接濟跟他一起種植現在比他更困難的鄉親們,她之所以放棄研究生學業,一方麵要為父親和鄉親們打抱不平,一方麵家裏確實也供不起她繼續上學。而報社800元的工資,她每月寄回家600元,自己隻留下200元,馬上三個月的試用期就要到了,一旦試用期過去,工資雖然漲上了,但每月的廣告任務怎麼完成,也成了她心中的病。
按照新聞行業規定,記者是不允許拉廣告的,但劉社長思想解放,上麵批評他敢於頂著,報社不拉廣告靠什麼生存?因此報社人人皆兵,“人人頭上有指標,千斤重擔大家挑”這是他大會小會的口頭禪,再說拉廣告也是鍛煉一個人的能力,又能給員工們增加收入,他才不管新聞導向和“吃人家手軟,拿人家手短”這個警示恒言。
媒體每天有接不完的新聞線索,我這個記者處長如果事必躬親,就是有哪吒的三頭六臂也不夠使。但是為麗睿的事,我*上了心,要找一個容易*作的新聞線索,幫麗睿先完成廣告任務。
H縣南寨鄉二十歲出頭的養殖戶王金生找到了我。王金生年紀不大,勤奮好學,是報社的常客。由於我們是依托專家辦報,因此在養殖種植、病蟲害防治方麵有一個龐大的專家顧問團,農民們有什麼科學技術方麵的難題,一個電話我們就可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我們就帶著專家實地調查、解決。王金生常常到報社找養殖方麵的專家谘詢這樣那樣的問題,漸漸地也和報社的編輯、記者們成為熟人。他這次來是反映鄉政府向養殖戶們亂收費的問題。自2002年稅費改革以來,農村除了繳農業稅,什麼鄉統籌、村提留的各項費用已經廢除,但個別地方,仍是巧立名目亂收農民稅費。新聞價值不大,交給一般記者處理一下就可以了。王金生卻纏著我,讓我親自去采訪。大小我也是記者處長,除了報社有重大事件我親自動筆外,你認為我是那麼容易請的嗎?再說我現在做的是管理工作,沒有采訪任務。王金生纏了我三天,我靈機一動想到了為麗睿解決廣告任務的主意:“你們那裏有多少養殖戶?”
“全村有四十多戶。”
“養殖戶有帶頭人嗎?也就是在養殖戶中說話別人都聽的人。”我擔心王金生不明白帶頭人的意思,特意又解釋了一下。
“我就是他們的帶頭人啊!”王金生頗為自豪地說,“村民們喂養的豬,小豬娃是我提供的,飼料是我配製的,豬生了各種疾病是我救治的,豬出欄了是經我的手銷售的。”
沒想到小小年紀竟然幹出這麼大的事來:“好!既然你是帶頭人,說話一定算數。我可以跟你去實地采訪,如果你反映的問題屬實的話,一定幫你們解決。不過為了長期保護你們的利益不受侵害,希望你們加入我們報社組織的‘科技示範基地’,到時候牌子一掛,你們養殖戶就是報社的共建單位了,遇到養殖方麵的困難了,報社請養殖方麵的專家現場給你們解決問題,你們的利益受到侵害了,一個電話,記者立即趕過去調查采訪,維護你們的合法權益。”
王金生聽了我簡單的介紹,當場拍板:“我做主,加入。其他養殖戶不加入的話,我自己也加入。”
“科技示範基地”是劉社長開拓創收門路發明的新招,僅各項申請表格就要填15份,表格上還有初審意見、專家意見、主管部門意見,看起來非常繁瑣,但給人一種非常正規和嚴肅的感覺。其實說穿了,隻要你交錢,就能給你掛牌。遇到什麼困難和問題,報社會優先考慮和解決。一個基地報社正常收費在8000元左右,遇到大型企業,開口價3萬,1萬元也做。
我思忖良久,開口說道:“加入‘科技示範基地’要有一定的費用啊。”
“這兒我知道。多少錢,趙處長盡管說吧!”王金生很爽快。
想想農民們掙錢也不容易,我狠不下心來:“這樣吧,報社通常收費是8000元,主要是15位專家費用,每人500元評審費。牌子還是報社花錢給你們訂做。你先有個思想準備,如果我給報社通融一下少請幾個專家費用也就降下來了,即使這樣也不能低於5000元。”我知道報社的底線,什麼狗屁專家費用,表格填好,報社中層幹部都是專家,每個人簽個名字完事。
“沒有問題,1萬元一下,我都可以做主,多了需要請示父母。”
麗睿的廣告任務搞定,我也輕鬆了許多,把麗睿叫到了我的辦公室:“準備一下,跟我到H縣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