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活人之劍(下)(2 / 2)

足利義輝抱歉的看了一眼長野業盛,又轉頭對義尊和藹的說道:“這位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大內義尊大人吧,敢問是何方人士?”

大內義尊見將軍點到自己,趕緊答道:“在下便是大內義尊,大宰大貳大內義隆正是家父。”

“大內義隆大人嗎?”足利義輝露出回憶的神色:“義隆大人的文治武功我也是很早就有耳聞,哎,可惜……”

“在下會繼承家父的遺誌,為恢複大內家家名而努力的。”大內義尊答道。

“咦,你手裏這把劍是大內家家寶嗎,可否借我一觀?”足利義輝也是愛劍之人,看到義尊這柄從前世伴隨著他穿越而來的寶劍,有此一問。

大內義尊雙手奉上寶劍,足利義輝細細摩挲著劍身:“好劍,好劍,劍光凝而不散,細細聽來,這寶劍竟似在淺吟低訴。這樣寶物,可有名字?”

“家祖父傳於我時,並未提及。”義尊答道。

“好好,”足利義輝意猶未盡的收劍回鞘,遞還給義尊道:“應仁以來,天下離亂,上至公卿,下至黔首,無不掙紮求活,這柄不殺人之劍,就叫他乞活可好?”

“多謝將軍賜名。”義尊雙手接過寶劍道謝到。

業盛不過十六七歲,少年心性,聽了兩人不著邊際的這幾句再也耐不住焦急,向足利義輝道:“將軍大人,家父一向尊重朝廷禮節,縱使上杉少輔逃亡長尾家,家父也在箕輪城獨立支撐。隻是如今武田勢大,箕輪眾獨木難支,望將軍能從中斡旋,以保東國穩定啊。”

聽完長野業盛幾近哭泣的請訴,足利義輝不禁動容,思慮良久之後長歎一聲,道:“至應仁亂起,朝廷傾頹,奸臣竊命,天下大名跨國連境者不可勝數,人人以力為尊,以下克上遂成風行之勢,將軍之威早就成了笑話。”

長野業盛急忙道:“將軍畢竟還是天下武家的領袖。”

足利義輝苦笑道:“正是因為如此,我才不能答應你啊。我自十一歲接替征夷大將軍,在外幾經流亡,三年前忍辱負重方才與三好家和解得以回到京都。直至那時,將軍家的威信已經跌倒穀底,我的政令都不能出這二條禦所。經過這三年的懷柔政策,我主動和諸多大名修好關係,將軍家的權威才稍有恢複。若我貿然介入長野家和武田家的戰事,成功了倒還好,要是武田一意孤行,我才建立起來的威信又要付之流水了。”

長野業盛聽到這裏,再也抑製不住失落的心情,歎道:“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大內義尊也知道了義輝的苦衷,把個眉頭皺得緊緊的,一時也沒了主意。

忽然,一直沒有出聲的杉正重說道:“將軍何不派一不相幹的人前去調停,如果成功自然是將軍聖明,要是失敗了,也無損於將軍的威嚴啊。”

旁邊的木下藤吉郎也正想得抓耳撈腮,一聽到杉正重的話,驚喜的附和道:“是啊,在下也覺得杉正重的辦法可行?”

說道這裏,四人都拿眼睛看著義輝,等候他定奪。

足利義輝愁眉一展,讚同道:“可是這人派誰去好呢?”

義尊看著長野業盛,想到他巴巴的叫自己兄長,況且又是自己一直很喜歡的人物,心中相助之心大盛,於是毅然向足利義輝道:“在下願意奉命前去。”

足利義輝看到義尊應聲,眼前一亮,欣然道:“如此甚好,我便將這隨身折扇賜你,著你前往調停此次戰事,你需盡心辦事,以揚我武家威名。”

義尊慨然應諾。足利義輝又對這四人鼓勵了一番,便讓他們退下了。

出得二條禦所,木下藤吉郎也因為要回去複命而向義尊辭行,他懇切對義尊邀請道:“義尊大人有勇有謀,他日必有一番不俗的成就。在下這次回去,定要向信長殿下推薦大人。若是義尊大人上州事了,還望來清州城一敘,藤吉郎必翹首以盼大人。”

大內義尊也向藤吉郎還禮道:“在下改日一定前去拜訪,木下大人保重。”

說完,木下藤吉郎便回清州城去了,而大內義尊、杉正重和長野業盛又踏上了前往箕輪城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