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永豐鄉(今安徽鳳陽東北)人,明朝開國功臣,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由於家境貧寒,艱苦生活的磨煉,使他長大以後,身材魁梧,性格堅毅,遇事善用腦筋。明太祖朱元璋<\/a>在削平割據群雄,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皇朝的戰爭中,徐達長期擔任最高軍事統帥,身經百戰,功勳卓著,他“以智勇之資,負柱石之任”,“廓江漢,清淮楚,電掃西浙,席卷中原,威聲所振,直連塞外”。為朱元璋開創明皇朝立下了蓋世之功,被譽為明朝“開國功臣第一”。

至正十三年(1353)六月,朱元璋回到家鄉招募兵士,二十二歲的徐達聽到消息,毅然仗劍從軍,投奔到朱元璋部下,開始了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戎馬生涯。

這一年,徐達等隨朱元璋相繼攻克河州新塘、三汊河、陽泉,保住達魯花赤營寨,攻下徐官倉寨,朱元璋部聲勢大振。至正十四年五月,徐達隨朱元璋攻克全椒,七月攻克滁州。至正十五年春正月,駐在滁州的朱元璋部隊因糧餉缺乏,進攻和州(今安徽和縣),以便籌集軍糧。徐達率軍先行,與張天祜、湯和一道攻下和州,徐達因攻打和州立下戰功被擢升鎮撫。

就在徐達被任命為鎮撫之後不久,起義軍中發生了一起非常事件:孫德崖因其部隊缺糧,來到和州,請求朱元璋資助,朱元璋以大局為重,不計前嫌收留了他的部隊。郭子興則因過去與孫德崖有矛盾,知道這一消息後很生氣,親自從滁州趕來和州,訓斥了朱元璋。孫德崖聽說後很擔心,想悄悄地溜走。朱元璋挽留不住,隻好為其送行。走出城外三十裏左右:忽然城中有人來報,郭子興已和城中尚未走掉的孫德崖部打了起來,孫德崖已被郭子興捉住,扣在城裏。朱元璋聽到後,大吃一驚,想打馬回城勸說郭子興把孫德崖放走。孫德崖部下誤以為這是朱元璋策劃的陰謀,便把他五花大綁,並揚言要殺掉朱元璋為其主帥報仇。徐達在城裏聽說朱元璋被孫部下扣留,生死未卜,就毅然請求替代朱元璋作為人質,以平息這起事件。後經多方調解,孫、朱都被對方釋放,這場危機才算平定下來。然而,在這次事變中,徐達的舍身相救深得朱元璋的稱讚,兩人的關係更加密切了。

不久,郭子興染病而死,朱元璋成為這支起義軍的實際首領。朱元璋感覺到僅僅據有和州,難以實現他的雄圖大略,而要渡過長江向南發展,又苦於沒有船隻。正在徘徊猶豫之時,巢湖水軍頭領趙普勝、俞廷玉、俞通海<\/a>、廖永安、廖永忠<\/a>等率軍歸附。朱元璋大喜,對徐達等說:“方謀渡江,而巢湖水軍來附,吾事濟矣!”於是,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派兵遣將,部署作戰方略:“采石(今安徽馬鞍山采石鎮)大鎮,其備必固。牛渚磯(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長江中)前臨大江,彼難為備禦。今往攻之,其勢必克。”②徐達與諸將聽命,各自揮師進發,直抵牛渚磯。常遇春奉命為先鋒,先登上岸,徐達等率軍一擁而上。在經過一陣短兵相接的激烈戰鬥之後,元兵力不支,潰敗逃竄,徐達等占領了牛渚、采石(參見渡江之戰<\/a>)。沿江一帶元兵望風而降。

朱元璋被這次勝利所鼓舞,便根據當時的形勢,及時提出繼續進攻周圍州縣的計劃,他對徐達等將領說:“今舉而渡江,幸而克捷,當乘勝徑取太平。若聽諸軍取財物以歸,再舉必難,江東非我有,大事去矣!”徐達等表示讚同。為堅定將士們前進的決心,朱元璋采取“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策略,下令砍斷渡船纜繩,把船推到江中,順流漂下。眾軍士一見大驚,朱元璋趁機說道:“成大事者不規小利。此去太平甚近,舍此不取,將奚為?”士兵們隻好聽命。他們吃飽飯,就從觀渡(采石附近)向太平進發,經太平橋直抵城下。縱兵急攻,守城元軍抵禦不住,守將完者不花等棄城而逃,元萬戶納哈出等被俘。

翌年三月,朱元璋親率大軍進攻集慶(參見集慶之戰<\/a>),徐達奉命為先鋒,率水陸軍士並進。至江寧鎮,攻破陳兆先營壘,陳兆先以所部投降,得兵三萬六千餘人。十月後,再攻集慶,大敗元兵於蔣山(今南京鍾山)。元禦史大夫福壽督兵出城接戰,被徐達等擊敗。朱軍乘勝攻城,馮勝<\/a>率陳兆先部降兵奮勇先登,終於攻破城門,打進城內。福壽戰死,蠻子海牙逃奔張士誠,水軍元帥康茂才<\/a>率軍民五十餘萬降附。占領集慶後,朱元璋改集慶路為應天府。

在渡江攻拔采石、太平,進攻集慶的戰役中,徐達作戰勇敢,功勳卓著,成為朱元璋手下的得力戰將。

占領應天後,朱元璋有了根據地,糧食問題也基本解決,但軍事形勢極為嚴峻:東邊有元將定定扼守鎮江;青衣軍張明鑒據揚州;張士誠占據平江(今江蘇蘇州)、常州,又占據浙江西部部分地區。南麵有元將八恩爾不花駐守徽州(今安徽歙縣),右抹宜孫駐處州(今浙江麗水),石抹宜生駐婺州(今浙江金華),宋伯顏不花守衢州;天完徐壽輝則攻占了池州(今安徽貴池)。為了擺脫軍事上的不利境況,朱元璋在占領應天後,於當月任命徐達為大將軍,統兵東下,進攻東線門戶鎮江。

大軍出發之前,朱元璋為了整頓軍隊紀律,防止士兵進城後搶掠,故意找徐達的錯處,揚言要按軍法處治。暗地裏讓李善長當著眾人的麵苦苦求情,才鬆綁,並當麵告誡說:“吾自起兵,未嚐妄殺。今汝等將兵往,當體吾心,戒戢士卒。城下之日,毋焚掠,毋殺戮。有犯令者處以軍法,縱之者罰無赦。”全軍肅然,徐達等率軍進攻鎮江,不到兩天,就打敗鎮守該城的元軍,殺其守將定定、段武。徐達率軍從仁和門入城,部隊紀律嚴明,號令整肅,老百姓照常生活,就像沒打過仗一樣,因此很得老百姓的擁護。附近地方聽到消息,都翹首盼望他們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