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工匠能夠吹製出成品,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剩下來的隻是這些工匠們自己去體會,去熟練,去創新了。我又交待了毛義玻璃半成品在退火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並讓他盡快製做出一百個小瓶子,並配上軟木塞之後,就離開了匠作監。
回到禦書房後,安公公興奮的對我說道:“陛下能製出此物,實乃我蜀國之福也,不知陛下此物可否還有其它用處?”我說道:“此玻璃的用處十分之多,可為酒具,可為餐具,可為鏡子,可為玩物。這隻是剛剛開始,以後會做出更多更好之物的。
你想若是有鏡子可以纖毫必現的把人給照出來會如何?若是在寒冬可以吃上夏天才有的菜蔬會如何?若是房屋的窗戶不用打開就可透亮,還可看到窗外會如何?這些隻要有此物都能辦到。”
我越說安公公臉上的表情就越精彩。我說完後安公公伏地拜道:“陛下真乃是神仙在世,用的乃神仙手段。若真有此物,陛下定要交給'廣隆昌'商號來經營才好。”
我笑道:“那是自然,‘廣隆昌’怎麼說也是自家商號嗎。不過可能要等一等才行,必竟那些工匠也要有個過程,才能學會如何製出此物品。”
接下來我開始在紙上畫出簡單的平板玻璃製做機器,我選擇的是用壓延法,這種在前世七十年代以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比較適合拿來用。輥棒可以做出來,傳送帶沒有電力就做成齒輪手搖式的,而裁切此玻璃則須用鑽石製刀。鑽刀的製做方法和圖型我也一並畫上了。至於人工手搖傳送帶的事沒有問題,反正對於玻璃來說,人工可以忽略不提了。
然後是鏡子的作法,把玻璃板用鑽刀裁好後,洗淨,一麵打磨之後貼上錫箔,然後倒上水銀。因為水銀能溶解錫箔,所以就會型成銀麵,再刷上一層銀漆就完工了,雖然比不了後世的電鍍鏡子,但是比現在的銅鏡可要好的太多了。
在這些之外我還特意強調了玻璃的易碎性和危險性。用了一下午寫完這本小冊子後,我讓安公公派人去送給毛義。安公公把它當成了寶物,非要親自送去,還調來了幾名錦衣衛護送。安公公這有點小題大作的行為,讓我有一些不以為然。
不知道安公公是怎麼去布置的,反正我再去玻璃作坊時,單獨的作坊被禦林軍和錦衣衛雙重護衛著,其嚴密程度不比火藥作坊差。可是這種守衛竟然得到了群臣的一致讚成,這都是後話。
半個月後,毛義親自來見我,帶來了一百個玻璃瓶,幾塊一米見方,五厘米厚的玻璃板,二塊三十厘米方的玻璃鏡。毛義稟報我說道:“啟稟陛下,這一百個玻璃瓶是從近千隻瓶中挑出的最好的,玻璃板和玻璃鏡都是剛試製成功的,玻璃板的壓延機器正在製做中,是由馬鈞親自帶人在製做。”
我拿過玻璃瓶看了一下,這是我指定的隻有八厘米高的圓柱型玻璃瓶,成色還不錯,透明而且沒有氣泡。用軟木塞封口。瓶口處還有溝槽。我滿意的點了點頭。再看玻璃板,總的還行,透明度不錯,隻是厚薄有些不勻,可能是因為用手工壓製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