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婆婆點了點頭,那你一定聽說過明朝有名的靖難之役吧?
靖難之役?我吃驚道:這個我當然知道。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奉天靖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不久爆發的一場政變。
明太祖朱元璋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太子朱標早死,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采取一係列削藩措施,決定先削那些力量較小的藩王,於是首先襲執周王朱橚把他廢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於大同,囚齊王朱榑於京師,湘王朱柏自焚死。
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
建文帝以為準備妥當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沒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北平的朱棣於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無大將可用,隻好起用幸存的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以北平(今北京)為基地,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戰爭曆時四年(1399—1402年)。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時期改為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樂,改北平為北京。1421年,遷都北京,稱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
我問陰婆婆:高莊高家難道和這場事變有關係?
陰婆婆點了點頭:高家的始祖和高莊的建立者就是倒黴的建文帝朱允炆。
我倒吸了一口氣涼氣:不會吧?我沒有聽錯吧。高莊高家居然是建文的後代,大明皇室後裔。
我想了想說:不對呀,建文帝朱允炆姓朱,可是高家人都姓高。難道是建文帝改姓了。
不錯,正是朱允炆改姓了。陰婆婆點了點頭繼續說:當年燕王的軍隊攻破都城,朱允炆倉皇而逃。後來遇到搜查的士兵,士兵不認識朱允炆啊,就問朱允炆叫什麼。
朱允炆一著急害怕,以為自己被士兵發現自己獻給朱棣必死無疑,朱允炆嚇的說不出話來,就抬手指了指天。言外之意是說朕是天子。
可是那個士兵看見朱允炆抬手指天,卻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姓高呀。
我一陣無語,要說這朱允炆運氣好吧,當了幾年皇帝就被自己親叔叔趕下台。要說他運氣差吧,卻遇到個傻逼士兵,死裏逃生。
陰婆婆說:朱允炆死裏逃生,感天謝地,以為是高姓救了自己。同時為了逃避朱棣的追查,就改姓高。建立了高莊,一直在高莊生活下去,成為了高莊第一個始祖。
我聽了陰婆子的話唏噓不已,沒想到我們村子的建立者竟然是留下了千古之謎的建文帝朱允炆。
可是就算是建文帝建立的高莊,如今建文帝已經死去了幾百年,可是又為什麼被邪祟和一些人盯上呢?
那是因為建文帝本來是真名天子。被燕王奪取王位之是一個偶然。雖然建文帝去世了,可是建文帝身上的王氣卻還在。陰婆婆目光一閃說:所以找到建文帝的棺槨,就可以得到裏麵的王氣,榮登九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