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蘇秦見齊王(1 / 2)

天剛剛放亮,蘇秦就登上軺車向齊王宮而來,要在早朝上,麵見齊宣王。

齊王宮在臨淄城的北麵,與王宮遙遙相對的,在南麵,是聞名天下的稷下學宮,天下國士奔向投奔的學府,同時它的劍宮也是戰國十大修煉聖地之一。

中間是一片異常寬闊的街市,那便是名聞天下的臨淄“齊市”,所有的朝臣進宮,都得從這片街市穿過,這種都市格局,在天下都會中堪稱獨一無二。

自從建成商坊街市以來,各國商賈們便大感興趣,一片商市竟能和王宮比肩而立,這在當時確實是天下獨一份,這無疑表明,齊國大大的看重商人。

這在飽受“抑商”之苦的商人們看來,簡直比賺錢本身還,於是,天下的富商大賈竟是接踵而來,爭相求購店麵,同時又在臨淄大買地皮建房建倉,倏忽十幾年,齊市竟然成了天下最繁華的第一大市。

臨淄人口大增,百工商賈達青七萬多戶,幾近五十萬人口!齊市與魏市,大有不同處,魏市風華侈糜,多以酒肆、珠寶、絲綢、劍器名品為中心;齊市則平樸實惠,主要是魚市、鹽市、鐵市、布市四大類,總的說來,風花雪月,齊不如魏;實惠便民,魏不如齊。

齊王規定:朝臣入宮,非有緊急國務,必須步行穿過“齊市”;運輸車輛與緊急軍務,可走旁邊專門設置的車道;朝臣入宮,須得向齊王稟報街市遇到的逸聞趣事。

蘇秦在車上挑開窗簾望著稷下學宮,心中微微起伏,他明白,這個學宮,是齊國文化促進交流之地,如今齊國強大,人才濟濟,物資豐富,兵強馬壯,地域之廣,超越諸侯,早就有了吞燕滅秦,一統六國之雄心,齊宣王又是一個極其浮誇奢華,好大喜功之人,勸其收手的確有些難度。

齊國遠處大海之濱,土地肥沃,民風強悍,非但湧現了孫武這樣的兵學世家,且近數十年來又文風大盛、工商業昌隆,秦國被削弱之後,東方六國,就隻剩下齊國最大了。

但蘇秦並不看好齊國,齊國田氏的立國根基遠遠沒有魏韓趙牢靠,三家分晉,曆經百餘年流血爭奪,其後相繼變法改製,軍民一統,如臂使指。

齊國則不然,田氏主要靠上層篡奪殺戮之方式奪得薑齊政權,舊貴族盤根錯節勢力極大,田氏在齊國執政後又沒有徹底變法改製,世族封地的勢力依然很大,根基自然不堅實可靠,甚至都不如全新的燕國有生機。因為齊國要強大,必須有一次徹底的改革,而改革就要牽動全國各階層,齊國重商,貴族較多,利益很難撼動,窮富相差懸殊,無法形成一個生機勃發、根基穩定的國家。

由於蘇秦代表燕國出使,對於齊國而言,燕國處在滅亡邊緣,根本算不上外交使臣,因此齊宣王根本沒有重視,直到早朝結束,才想起讓燕國使者進殿麵君。

接近晌午,蘇秦才被召入宮內,在大殿上,跪拜齊王。

蘇秦入了大殿,看到大殿宏偉氣派,奢華無比,大殿之上坐著一位四十歲的中年男子,氣勢威武,正是在位十年的齊宣王田辟疆,是田氏齊國的第七代君主。

蘇秦先拜了兩拜表示祝賀:“恭祝齊王,賀喜齊王!”

“哦,我何喜之有?”

“齊王您即將成為天下霸主,秦國此時衰微,燕國即將滅亡,趙、魏、楚、韓論實力都不是齊國的對手,恢複春秋時期齊桓公霸主的時候到了,齊國將再次成為中原的霸主王者,難道這不值得外臣恭祝賀喜嗎?”

齊宣王微微點頭,本以為這燕國使者一入殿就是為了燕國說事,痛斥一番,或者軟求一番,想不到先恭賀起敵國君王來,真是前所未有,對著蘇秦有些刮目,問道:“蘇秦,聽聞你是鬼穀子的高徒,張儀的師弟,才華出眾,怎麼眼光如此不濟,選擇了投效燕國這種即將滅亡之國,這不是自取滅亡嗎?”

蘇秦淡淡一笑道:“這正是外臣今日來齊的目的,其實我最看好的是齊國,齊國南麵有泰山,東有琅邪山,西有清河,北麵有渤海,可以說四麵都有天險的國家,齊國的土地縱橫兩千餘裏,軍隊七八十萬,糧食堆積如山,三軍精良,進攻如鋒芒之刀刃,弓弩勇猛快捷,騎兵所向無敵,戰如雷霆,解如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