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澹台清兒(1 / 2)

澹台清兒講解完一篇經義,適可而止,但是給眾人心中,撐起了一片淨土,暫時的快樂忘憂,似乎能度厄己身,樂觀地麵對目前的災難,懂得借力而行,遵循至理,自強不息。

這些難民聽完之後,盡管聽不懂,但是鬼穀經文,卻給她們帶來片刻的安寧,性格變得堅韌,堅強地生活下去,不被困難擊倒,不怨天尤人,屬於勵誌篇的那種。

“萬般苦難,天命使然;人有極限,天道運轉;合久必分,分合有爭;天地不仁,人間禍亂,隻要一心向善,趨避吉凶,革鼎過後,必然是一片樂土……”澹台清兒空靈出塵,說的很慈憫,數萬民眾全都感受到一種關愛和溫暖。

“聖女,敢問這禍亂,何時能終止啊?”

“是啊,自東周遷都以來,諸侯正亂,數百年征伐不止,由一百三十多個大小諸侯,演變成如今十二三個,眼看就要滅亡數個,剩下七雄強國,到底爭鬥何時,算能休止呢?”

“禍亂不止,百姓難安啊……”

一些老百姓都紛紛感慨,希望詢問出一個期限,一個結果,好讓眾人心安。

不光是難民,就連平原君、孟嚐君的戰國公子,其它名士們都希望能聽到當今天下第一宗的鬼穀聖女,能否給出一大答案呢?

澹台清兒麵色不動,靈氣縈繞,不染塵凡,平淡如水道:“天將大變,革鼎新生,戰國七雄,終有始盡,很快,七雄角逐,風雲變幻,百年內,必然有一國會實現大統,百姓安居樂業,沒有了七國,隻有一個國家,不再有紛爭,廣開民智,人人有尊嚴和自由地活著。”

“百年內,止幹戈?可我們都等不到了。”

“咱們等不到,但是咱們娃,或許能等到,隻要能沒有幹戈征戰,我們的後代子孫就不用像咱們這樣流離失所了。”

眾人聽聞這個消息非常吃驚,特別是那些列國的使節,聽聞這個消息後,頓時失去了從容,臉色驚變,百年內,江山會一統,那麼誰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呢?

這個問題太關鍵了,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如果站在正確的諸侯國,助君王成就偉業,自己也會名垂千古,而失敗的諸侯,大部分的王室和貴族,都要遭到重創,斷了族根。

“請問聖女,七雄中,哪一國將會笑道最後,成為霸主?”

“聖女,天福澤於何方,能否為我等士子指明一條方向,也好讓我等去為明君做事?”

“天下一統,乃戰國大事,此間必然會征伐惡戰,民不聊生,請聖女賜予化解之法?”

“在下藺相如,代趙國君王,懇請鬼穀聖女,能前往趙國邯鄲做客。”

“在下蘇代,代齊國君王,懇請鬼穀聖女,移駕仙軀前往齊國臨淄城,我王願意無上榮耀,向聖女虛心請教,救世之良方……”

“在下陳軫,代表秦國,懇請聖女,能前往函穀關內的鹹陽……”

“在下……”

一時間,各方士子、使節、名士紛紛表態,有的請問最後勝國的方位,有的代表君王,請她前去指點,策劃長遠之計。

澹台清兒臉色平靜如水,隻是微微搖頭,聲音如仙曲道:“命運充滿變數,天機不可泄露,百年之內,充滿了太多不定因素,按照曆史的趨勢,必然有一國會異軍突起,但未必具體指哪一個諸侯,任何一個諸侯國,隻要勤政愛民,努力生產,廣開民智,國富民強,都有統一天下的希望,求天不如求己,請各方士子回去,多修身學問,輔助明主,多造福百姓,功績自在人心,至於做客諸侯,那就不必了,小女子不善攀談,更不願出入宮廷,改變各國氣運,凡事都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