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大臣聽到宣太後大膽的推斷和結論,都震驚萬分,覺得難以置信,當年那個如流星一般閃耀六國的名將新星,絕對要比白起、廉頗、蒙驁、荊燕這些人驚豔,一時間成為其它諸侯國的眼中釘,擔心他會成長起來,如孫臏、吳起那樣,對周圍的國家造成威脅。
隻可惜辰淩突殤,英年早逝,死在了戰場上,威名頓時一落千丈,讓人唏噓不已,當時其它幾國,都送了一口氣,暗自慶幸。
誰又能想到,這個辰淩,很有可能就是燕王?
宣太後眼眸閃爍,放出光芒,點頭道:“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一切並不難解釋了,這個姬職很肯能在逃離韓國的時候,在魏國境內被捉去充軍,他不敢泄露身份,擔心被殺,就用了‘辰淩’這個假名,於是在魏國軍旅鍛煉,一點點磨練,在當年河東之戰,十萬大軍中竟活捉了我秦帥甘茂,嶄露頭角,然後去往大梁城,開始他的發展,很可能與燕國使節接頭之後,並沒有馬上回燕,而是計劃著逐步混入魏國軍界高層,了解魏國朝政,以魏國為中心,攪動六國風雲!”
“你們沒有發覺嗎,自從這個辰淩冒出頭之後,天下就沒有安定的時候,先是秦魏大戰,然後五國會盟,共同伐秦,利用五國力量攻克函穀關,伏殺秦武王,把我秦國打得大傷元氣!”
“隨後魏國不消停,又鼓動其它諸侯蠶食周圍小國,這樣雖然使趙、齊、楚擴大的疆域,卻消耗了他們的精銳,跟魯、衛、宋、越等小國拚殺,掃除了中間小國障礙,使大國之間沒有了緩衝,矛盾更加尖銳,這等於燕王那時利用了天下的武力,橫掃了諸多邦國,省去燕國日後逐一對付,好算盤!”
“其後,燕國鼓動齊王稱帝,然後魏國發動其餘幾國伐齊,把齊國主力消滅後,反被燕國出兵占領,緊接著,趙國內亂,被燕趁機吞並,幾乎每件大事,都有燕、魏的影子,相得益彰,這推動六國動亂爭鬥的大手,就是來自這個燕王!”
不得不說,女人的第六感很敏銳,宣太後亦非普通女子,若妖一般精明,盡管早有懷疑,但是這次燕王禦駕親征,破了秦二十萬大軍主力後,一下子就斷定,這個燕王肯定與辰淩有關,推理出他們是一個人!
一番分析,非常合情合理,入木三分,如果辰淩在此,都會驚歎她的才智!
“如果太後所說為真,那麼在八九年前,這燕王還是十八九歲的年紀,就做好了統一天下的想法,開始布局,真的讓人驚歎,甚至感到可怕了。”魏冉感歎一聲,也覺得無力抗衡了。
也許直到此刻,天下人還被埋在骨子裏,被這燕王覆雨翻雲的手段,給糊弄了,亡國諸侯,連對手是什麼身份都不清楚,更是可悲啊!
秦國大臣們,也都陷入驚歎,議論紛紛,朝野一時沸騰了。
“太後,即便此時知道了他的身份又如何,我們能挽救秦國的命運嗎?”
“就是啊,現在知道太晚了,如果其它諸侯未滅時,把消息傳開,聯合對抗燕國,還有可能!”
宣太後苦笑道:“並非一點作用都沒有!在這種關頭,我們隻要瓦解對方的軍心,讓燕國亂一亂,我們就有機可乘,緩一口氣!”
魏冉等人不解地問:“即便燕王,當年在魏國出現過,就是那辰淩,又有什麼關係,他依然是姬職!再說辰淩已經死了數年,突然說他未死,就在燕京王宮內,天下誰會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