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計生辦新人(1 / 2)

嵐山鄉地處達陵縣的最北部,提起這個鄉的計生辦,老百姓私底下沒有幾個不罵的。想多生娃就得交錢,不交錢,讓你享受“扒房子揭瓦”的待遇不說,搞不好鄰居也要跟著遭殃,好不容易圈養的牲口,給你牽走是沒商量的……嵐山鄉計生辦的人就是土匪,計生辦主任就是土匪的頭頭,不少人都知道“計生辦主任”是個肥得冒油的職缺。計生辦是鄉政府七所八站中隊伍最龐大的機構,這裏人多事繁,對年青人來說是個很能鍛煉人的地方。

趙繼軍,一個年齡隻有二十二歲的毛頭小夥,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專科學校畢業後,閑賦在家四個多月,說是閑賦其實也沒閑著,這些日子跟父母一起下地幹活,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這種生活一直維持到縣人事局的工作分配之前。

接到“幹部工作調動介紹信”的那一刻,全家人欣喜萬分。趙繼軍的母親喜極而泣,喃喃地說:“俺娃的書沒有白念,老天有眼,讓俺娃終於捧到了鐵飯碗,成了國家正式工作人員啦!”

趙繼軍的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姐姐趙春蘭嫁出去六七年,兒子早就能夠滿村跑“打醬油”了。

八點鍾都還不到,嵐山鄉鄉政府傳達室的牆角邊蹲著從鄰鄉趕來的前來工作報到的青年小夥趙繼軍。旁邊紮著一輛62歲老父親常騎的“永久”牌自行車,路程有些遠,自行車足足蹬了1個小時。

傳達室的老頭姓閻,叫閻學懷,鄉政府的合同工。

鄉政府四樓的走廊裏,走著一排人。據傳達室老頭介紹這是在“點名”。說起“點名”其實就是考勤,一周僅一次的點名,通常在點名之後要接著開個小會。參加“點名”的成員除了鎮裏的兩套班子成員、武裝部長、人大主席外,就是各站所的負責人了。辦事員一級的是沒資格參加的。鄉鎮人大的負責人不叫人大主任,叫人大主席,這個稱謂絕不是筆者胡編亂造。

因為馬上要點名,所以門衛老閻沒把趙繼軍給放進去。看著蹲在地上發著愣,跟自己兒子年紀有些相仿的趙繼軍,老閻有些心疼。他倒了杯水,衝著趙繼軍喊了句。

“小夥子,進屋喝口水吧,上麵點名還要等一陣子哩!”

趙繼軍受寵若驚地站了起來,怯生生地往傳達室裏走去,進屋前不忘記回過頭瞅了瞅紮在不遠處的那輛看上去有些破舊的自行車。

“別客氣,坐一會吧。”說著老閻搬了個凳子放到趙繼軍麵前。

“小夥子,姓啥?”老閻笑眯眯地問。

“我姓趙,您以後叫我小趙好了。”

“我姓閻,閻王爺的閻,趕明叫我老閻就行。”

“嘿嘿,我以後就叫你閻叔吧。”

“那也行!”看得出老閻樂意被這麼稱呼。

沒多久,院子裏響起了喧嘩聲,透過窗戶能夠看到已點完名的人們正三三兩兩地往大門外走。

“小趙,我帶你去找劉委員報到去!”說著老閻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組織委員劉福華正站在辦公樓一樓的走廊裏,朝著傳達室的方向張望著,仿佛在等人。

在老閻的引見下,趙繼軍認識了劉福華。

劉福華從趙繼軍手中接過調令認真看了看,微微咧著嘴說。

“歡迎你到我們這兒工作啊!”

劉委員的話聽著讓人心裏一熱。

跟在組織委員劉福華的身後,走進一間上側掛著“計生辦主任”小牌牌的辦公室。裏麵一個“禿頂”的中年男人正拎著開水瓶往茶杯裏倒著水,看到有人進來,便連忙將水壺放到地上,拿起辦公桌上的壺錐,輕輕地放到瓶口,笑道。

“喲!劉委員,快來坐!”

“這是你們部門新來的小趙,回頭調令我複印一份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