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崛起】(1 / 2)

慕容俊會利用媒體力量,張天華已經很驚訝了,沒想到慕容俊還會用民眾力量為自己造勢,這招簡直把張天華殺得一個措手不及。

張天華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前後後,他第一次對一個人如此折服。短短的一天時間,不但讓‘華碩地產’知難而退,還把‘綠色家園’這難題解決了,重要的是慕容俊因此名聲大漲,估計他是近些年來,未修成正果便出名的一名書記。

接下來,慕容俊再次成為荔鄉區區委書記一事,是毫無疑問的事。但,如果慕容俊沒有強硬的後台,估計他這一辭職還真辭職了,因為政府絕對不允許這事存在。哪怕你的人氣再高,結果都不會改變。如果民眾壓力太厲害了,政府也許會考慮調你到別的地方,但絕對不會在同一個地方。

慕容俊成了區委書記,報紙新聞自然又是一陣吹捧,說市委這是順應民意,時常關心百姓的意見,是位英明的領導。聽到這消息的市委書記跟市長不由笑了笑,臉上的不滿之色一掃而光,暗道:“看來慕容俊是個可造之材,以後多注意一下。”

其實慕容俊什麼都沒做,做得最多的是郝任曦,吹捧領導的想法也是她出的。聯係電台以及那些鎮鄉居民,就連互聯網的事也是她請槍手幹的。當然,郝任曦沒有那麼大能力叫全部網民作假,隻能說部分煽動人心的話,是她的槍手說的。

從中可見,郝任曦為了這件事是十分賣力,故而她是這件事的功臣。對於這位功臣,慕容俊還沒想到給予什麼獎勵她好。

此時慕容俊回到區委書記辦公室,靠著老板椅,感覺這事就像坐了一回過山車。看著別人坐,好像沒什麼,實則驚心動魄。這感覺,局外人是不能夠體會的。

如果不是陳宇將‘棠下小區’的地皮收購了,當張天華聽到這消息後,財大氣粗的‘華碩集團’一定會為了都一口氣而跟他們鬥。如果不是郝任曦控製了傳媒那張嘴,或許這手段就會被人弄去了。如果那些鄉鎮居民不配合,慕容俊辭職一事還真沒有回頭。

所以,別看這事很簡單似的,其實這事相當有風險,一個不慎,不但慕容俊下降,就連陳宇、郝任曦等人都會受到牽連。

這事是一環扣一環,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這事進展都不會這麼順利。當中,這計劃雖簡單,但有一個優點,就是速戰速勝。不過,當中需要一個過渡期,但這過渡期隻是幾個小時。故而,這計劃還是很緊湊的。

如果這幾件事分開幾天來執行,即使你陳宇有多大能耐,疏通各關節;即使你郝任曦是宣傳部的一把手,控製了輿論那張嘴,這計劃也得泡湯。因為在這幾天的時間裏,張天華等人絕對可以想出辦法,從而反擊。

比如,張天華得到‘棠下小區’的房屋權被人買下後,很快就想到慕容俊的計劃。不過他還來不及細想,慕容俊的記者招待會就弄亂了他的思路。當他的思路稍微清晰一點時,又出現網絡一事。於是乎,他當天就認輸了,他知道慕容俊留有後招,次日早晨也就證實了他的猜想。

罷了,不管怎麼說,這事算是圓滿結束。在慕容俊上任的第二天,接受部分記者采訪時,他便向廣大群眾說明政府的立場,那就是‘綠色家園’計劃將交給有能耐的人建造。與此同時,他會向上級申請成立一個特別小組,目的是監督與上報情況。

很自然的,在慕容俊說出這話後就有人問他,‘綠色家園’這麼龐大的工程,誰有這個資格?慕容俊聽後就說,誰都有這個能耐,就比如國內大集團之意的‘華碩集團’,其旗下的‘華碩地產’就是非常有實力。

能夠做記者的,沒有一點先知先覺是不行的。於是乎,記者們從慕容俊的話琢磨出,‘華碩集團’旗下的‘華碩地產’有進軍中增市的傾向。

至於記者們為什麼會相信慕容俊的話,是因為他們都知道,‘華碩集團’近些年來的所做作為。除了地產界外,其它各個行業,它‘華碩集團’都成了領頭羊。加上‘華碩集團’的董事長華碩親口說過,要讓‘華碩地產’住進中增市。

當然,記者們不知道‘華碩地產’已經伸手觸碰中增市的胡須,隻不過被慕容俊幾人擺了一道,這才沒有得逞。

最後,慕容俊本人還說,他比較看好本市的地頭蛇‘聖皇’與‘碧綠’。一來這兩家公司是老品牌了,質量保證。其次,它們的負責人都是一個出色的年輕人,也是近期商界的風雲人物,他對這人比較有信心。

慕容俊的話,讓嗅覺極為敏捷的記者們聞到一股別樣的味道。剛才慕容俊說‘華碩集團’時,語氣很不屑,眼神還流露別樣的意思。可一說到‘聖皇’跟‘碧綠’時,他的臉色明顯變好,而且語氣中很肯定。

這,說明了什麼?

不得不說,人的想象力還是很豐富的。僅憑慕容俊的幾句話,就有不少記者猜到這次的‘綠色家園’風波跟‘華碩集團’有所關聯。

這事對於記者來說是不重要,但記者靠什麼吃飯的?故而,‘華碩集團’入侵中增市,被英明書記慕容俊巧計破之,等大同小異的消息,呈鋪天蓋地之勢席卷整個中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