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走在奶頭山上(1 / 2)

這一路走著,我們其實是很明顯的上坡了,齋子說,其實我們正在往奶頭山的山尖走。

齋子一路給我們講了一些,這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裏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將近八十公裏,修建於公元684年,曆經二十多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一千多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當時群眾稱為"奶頭山"。也就是我們此時此刻行走的這個山,我們身臨其境,又是夏季,所以都叫老林子,而其實從乾陵東邊西望,這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民間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征。唐時的堪輿家認為,梁山大有利於女主。

所以女皇武則天便把梁山選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後的"萬年壽域"。唐高宗病逝後,武則天昭令當時朝野聞名的大術士袁天罡和李淳風,要他們為皇上選址風水寶地。二人分別遍遊九州,回來後交旨都說選在了好畤縣的梁山上。

武則天便派使臣去察看,到了梁山頂,袁天罡說他在這裏埋下一枚銅錢,李淳風說他在這裏訂下一枚鐵釘。刨開土,李的鐵釘正好紮在袁所埋的銅方孔中,在場的人無不拍手驚奇。於是,武則天便把陵址選在了梁山,即現在的乾陵。單從風水來說,乾陵地宮就超過了唐朝所有帝陵。

乾陵地宮修建的時候,正逢大唐盛世,國力充盈富裕,陵園規模宏大壯觀,建築雄偉富麗氣勢,堪稱"曆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從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的曆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後的昭陵起,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製,由當時著名的藝術大師閻立德、閻立本兄弟主持設計,陵墓由建築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布置於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

而之前說的乾陵曆史上經過了幾次大規模的盜墓行為都沒有被得逞,其實就是這奶頭山的一些民間傳聞,民間謠傳這奶頭山上有個風水大寶,這東西鎮的任何人都動不得乾陵絲毫,但究竟是個啥寶,沒人說的清楚,有個說是一塊類似和氏璧一樣的千古靈玉,還有人說這寶不是一樣物件,而是一個人,還有人說都不是,其實是乾陵位於風水之地,這個位置本身就是一件寶,但是說的多了,誰都沒個準說法,但是有一樣,就是前頭我們也說了,這乾陵曆史千年,多少盜墓賊都沒有得逞。

乾陵地宮為何從古至今都沒被人盜過,難道是武則天連死了都讓人害怕?還是都是在天時機緣巧合之下,數次遭盜墓卻都沒有盜成?與乾陵地宮的構造和位置有關也罷,與盜墓時的天時有關也罷,要承認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還是沒有發掘。

所以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如今依然都完好無尋,無論是民間謠傳真假,這一點是事實,所以對於乾陵沒有被盜,有太多說法,這些說法玄乎其玄乎,讓人難以相信,但是也因為真的沒有被動過毫發而讓人不得不信。

而齋子說,我們走到這奶頭山,已經就在驚擾乾陵主子了,所以大家這一路心裏一定要虔誠的默念,默念我們對於乾陵是沒有絲毫邪惡之心。

齋子說的很嚴肅,我是心裏已經開始默念了。

齋子說,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有時候很難讓人相信,但是你真的不相信了,老天就會冒出點東西讓你信服,這話,他說,說起來很抽象,一般人感覺是扯淡,但是閱曆多了,會懂。

比如,我們生活中萬萬不可對於別人的災難袖手旁觀,即使不能伸出援助之手也最起碼發自內心的對其憐憫,最忌諱嘲笑,因為有時候你嘲笑了別人的災難,沒準老天爺就會接下來製造點災難讓這個人自我感受一下。

還有,就是有些話心裏知道,萬萬不可說出來,比如很多做買賣的人,其實做大買賣的人都財不外露,這個不外露包括低調,也包括嘴嚴,甚至有的人連自己一年的盈利都不會告訴自己最親的人,這東西沒啥證據,就是一種直覺。

再比如,遇到好事萬萬不可張揚,尤其是沒有最終落實的好事,事先張揚往往多坎坷甚至最後泡湯。

所以,敬畏,就是敬畏,天地之間,有我們看不到但是確存在的神靈,這個神靈也許是超越我們這個物種的另外一種高級物種,也許是我們這個世界維之外的另外一個高級維世界,總之,我們要真的明白自己是一個渺小的個體,萬物生靈中最普通的一個個體,在曆史長河中渺小的連一個點都不算,在浩瀚宇宙中更是微不足道的輕如鴻毛,所以,我們之外有超越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