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掛了,大家立馬可以說話了。
“管晴就在這附近!”
“天哪,怎麼會,她在這附近意味著什麼?”
“這個雷聲就是昨天夜裏我聽到的那種,你們聽,就是來自地下!”
“剛才電話那頭也有雷聲,那就是管晴也在這附近,難道這裏真的是天池?”
“按照分析,管晴夢裏的地方應該是乾陵東那處宮女房,而宮女房就在天池附近,而天池又會在打雷天出現,方才管晴電話背景有打雷聲,這個打雷聲又跟我們這邊的相同,說明什麼?”
“說明這裏應該就是天池,然後管晴也在這裏,還有,我們一定驚擾了乾陵的什麼,不然不會屢次打雷!”
“對,但是,有一點,為什麼這個雷聲是從地下發出來的,還有為什麼這個位置根本不是天池的正確位置,大家想一下,有沒有可能,這個雷聲,下邊,這裏的地貌會不會是妖層地貌?”
“妖層地貌?”
“對,妖層地貌,要說地貌,咱們國家西高東低、三級階梯狀地勢,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這一線以東。黃河、長江、珠江等主要河流發源於西部的高原、山區,順著地勢的傾斜,東流入海。這西高東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別,略呈階梯狀,而第一級最高的階梯為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麵積廣大,在它的南沿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屹立於印度次大陸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北,山脈主脊海拔平均七千米左右,矗立於咱國與尼泊爾邊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將近九千米;它西與帕米爾高原相接,北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東以橫斷山脈同第二階梯區分,地勢從海拔四千米以上急劇下降到海拔一到兩千米的下一級高原、盆地。第一級階梯麵上形成是印度板塊不斷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當印度板塊北移,青藏高原亦相應上升。從四千萬年前開始,印度板塊就不斷北移,到現在,這一板塊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麵,把青藏高原抬高為世界最高的高原,這裏地殼厚達七十千米。高原麵上橫亙著幾條近乎東西走向的山脈,自北向南依次為昆侖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海拔為六千米~七千米。而第二級階梯介於青藏高原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其中包括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區,海拔一般為一到兩千米,惟四川盆地較低,海拔在五百米以下。這一級階梯麵有些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已經形成,比較年輕的部分也都有三千萬年的曆史。它經受地殼運動的次數較多,地殼、斷陷和抬升也較顯著。斷陷的地方往往成為盆地,如塔裏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而在這兩個盆地之間的天山山脈卻拔地而起,最高達七千多米,但在山頂部還保留著平緩的山頂麵。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魯番盆地、四川盆地為代表。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艾丁湖湖底,低於海平麵一百五十多米。”
“一等,你說這些有個毛用?”
“你聽我說完,那麼第三階段是最低階段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東。自北而南,有海拔200 米以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還有海拔數百米的丘陵和海拔達3000米以上的台灣山地。這一級階梯的地形麵受破壞較烈,原來的古陸已被斷裂、切割、剝蝕成現在的丘陵狀。廣大的平原發生於沿岸沉降地帶,生成年代較新。至今一些沿海地區仍在不斷淤積成陸,而,乾陵,你們猜屬於哪種地貌?”
“我是地理盲,不曉得,你剛才說的一通我一句沒聽懂!”
“乾陵確切的說不屬於以上任何一種階段的地貌,它的地貌很尷尬,因為乾陵奶頭山上有妖層地貌!”
“啥?到底啥是妖層地貌?”
“本來妖層地貌隻是一個跟龍差不多的傳說,究竟有沒有,沒人確定,但是剛才我們關於這裏究竟是不是天池的疑惑,我突然想到了這點,所謂妖層地貌的意思是一處地貌會變化莫測,因為地貌的變動跨越時間經久,而妖層地貌的變化莫測恰好是極短的時間內地貌變動,比如,這個天池,會不會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從原來的位置變化到了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