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人也許不會像法國人那樣故意給遊客指錯路,但態度也絕不熱情,倫敦人的信條是“走自己的路,跟別人無關,”。
奧運把這座老城的“酷”展現得淋漓盡致,和賽場的激情投入相反,整座城市擺出一副冷眼旁觀的派頭。倫敦,除了倫敦塔橋下懸掛的五環,很少看到奧運會的標誌,倒是某個電影院,門前寫著巨大的標語:“去他的奧運會,來看場電影吧。”
這種邏輯下,發生出租車司機抗議、民眾示威稱英國假裝快樂等事件就不令人意外了,他們不過想要回自己的錢、權益和不被打擾的生活。Anyway,學會倫敦的“酷”,當周俊“交白卷”、菲爾普斯走下“神壇”、西班牙回家、李娜出局,也不過是一句“一切皆有可能”罷了。
本期精彩摘要:
焦點:場外關注倫敦出租車司機罷工事件,“司機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場內聚焦中國代表隊最美的一道“霞”光——吳敏霞。
專題:美國對陣法國的首發十名球員都是有過NBA經曆,難不成夢十要上演NBA內戰?此外,中國隊易建聯的表現可圈可點,“易建聯的30+12的漂亮數據足以媲美姚明”,籃球評論人為您深度點評。
讀圖:奧運“睛”彩,做您的第二雙眼睛,全方位、多視角欣賞奧運。
看點:接下來看什麼,太多比賽是否引發了時代通病——“選擇綜合征”?解藥在這裏。
八卦:郭晶晶、霍啟剛來了,章子怡、撒貝寧還會遠嗎?茶餘飯後,來八個卦!
聲音:都說奧運史一場媒體大戰,戰場上的製高點是什麼——西班牙出局了?奧運期間避孕套免費發放?還是……隻是個傳說?
那裏:沒錢怎麼去倫敦,“窮”遊支招告訴您。
記憶/知道:1996的“奧林匹克公園爆炸事件”至今重提仍如同一場夢魘;還有關於奧運你不得不知道的100件事兒,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