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掠過寒光迷眼,霎時血濺四周,隻見一個無了頭的身體還直挺挺地坐在馬背上,鮮血噴湧而出流淌到了馬匹的身上,慢慢地,身子晃悠著倒了地。
圍觀的眾人卻在此刻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並簇擁著斬首了那軍官的人,將其帶進了當地最大的德和茶館。
“多謝義士仗義出手相救!你竟不怕得罪權貴而殺了那胡廷尉的侄子,讓俺們如何謝你呀……”說話的人是個裏長,被鄉親們稱作周先生,雖然隻是個小小的裏長,但倒也是恪守本分。隻是那被殺的乃是賊曹掾史,主要負責殲滅盜賊之事。隻是,此人實為真賊,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但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平日裏此人的胡作非為已經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周先生無權幹涉又苦於投訴無門,畢竟執掌廷尉一職的人是他的親舅舅。
而今恰好在這賊曹掾史拿槍挑開一個擋路孩童正欲刺之,一旁卻閃出了一把短劍,“噔”一聲砍偏了槍頭的去路。
那廝怒火中燒,心想迄今尚未有人如此大膽敢擋了自己的槍,一蹬腳跨馬奔向那短劍飛出的方向——畢竟是武將出身,一眼便看見了是誰對自己如此無禮,那掾史提起手中長槍,對著目露烱光的向隆飛刺而去。當那槍尾剛到手心之時,卻被向隆一掌劈開,掾史手掌頓生麻木之意,他攥緊了槍杆,打算再刺一回,卻不料向隆竟用左手迅速抽出了腰間的長劍——手起刀落,馬步未停人已散魂。
當日,恰逢向隆與朋友相約在這條街上的茶館相聚以論大業,卻不料遇到此等讓他激憤不已的事發生,很是好奇為何如此賊人竟然猖狂至今。聽了周先生所述才略知一二。“朝廷眾人,或多都已如此了吧!”回想前些日子為吳棣賑災一事,向隆也不免長歎一口氣。本以為那兩個盒子裏的護命符,特別是那傳說中的補天石還是那鄉裏老人祖傳珍藏之物都獻了出來,想必定能保住吳棣不受懲罰,且贏得褒獎。誰知,褒獎是褒獎了,才一個月後卻又被左遷。雖吳棣說這乃是旁人獻了讒言才讓皇帝做了如此決斷,但向隆不以為然。
“今恰逢與摯友相約在此暢談,各位若有意也可一同參與!”
話音剛落下,茶館門口就傳來了爽朗的笑聲——“哈哈,向隆老弟,你這家夥好大的手筆啊,這還沒聊上話呢,就砍了人腦袋?真不怕有人來找你麻煩?”
向隆起身抱拳,招呼道:“方荃大哥,別來無恙啊!今日剛踏上此處就遇到賊人欲殺孩童之事,情急之下怒火上頭,竟也下了殺手……但轉念想來,今日與眾位來上商議之事,頓時心中安然,無妨無妨!”被稱為方荃的壯漢也是一山寨主頭目,立寨原因與袁峰子如出一轍,因為同僚而加入義軍之中。
方荃身後約十餘人一同走了進來,坐定後方荃接著話繼續說道:“不錯,兄弟盡管放心,管他哪個地兒來的大官,隻要是與民為敵,民必反之!”
“好!”一眾旁聽者又哄起震天之聲。
好聲之時,又來了一撥人。領頭的是個女子,頭束發帶身著紅衣,兩側腰間都掛著匕首。女子名為劉靈子,她與鳩鴻山上寨主袁峰子是拜把兄妹,兩人各掌一山南北相望。
本二人的名字各為袁峰與劉靈,結拜之後各加了一個“子”字,自後二人被稱作了“瘋子”和“靈子”——袁峰行事常常如瘋如癲,狂放不已;而劉靈則身行輕盈行事果斷,所以便如同仙子一般被稱呼為靈子。
“向隆大哥,許久不見!聽聞前些日子賑災,你可是問我家大哥借了不少糧——打算怎麼個還法兒呀?”劉靈子用調侃的語調問著向隆。而向隆撓撓頭,笑著回道:“這不,就來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