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遠執行的命令將世界中某一處被god修補後重新平衡的內存空間內的所有二進製位全部填充成了0,使得這一區域0的數量遠超過了1的數量,平衡被打破了。
世界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像一隻蝴蝶煽動了一下翅膀一樣,迅速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首先做出反應的是程序god,世界中出現了大量的0,導致世界不平衡,需要他按照一定的規則生成一些1,重新恢複平衡。
這種情況就像是現實中一處風平浪靜的區域突然出現了低氣壓,其結果自然是四周的高氣壓會促使空氣向低氣壓處流動,風氣雲湧,god的舉動反映在監控屏幕上的現象就是,以填充為0的區域為中心,出現了一個新的漩渦,並且漩渦逐步擴大,向整個世界蔓延,很快就影響到了種子程序所在之處,原本維持的動態平衡自然遭到了破壞,種子再次變得活躍起來。
肖遠盯著屏幕,看到監控程序描繪出來的圖像是,原本停下來的種子又開始到處移動了,並且形狀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顯然它為了適應和躲避god的抹殺,在對自身不斷做著調整,這種調整實際上就是一種進化。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god重新掌控了它的世界,種子與之再次一次形成了動態平衡,它的自我調整和進化也隨之停了下來。
肖遠如法炮製,連續幾次改變了世界的平衡,促使種子不斷進化,在世界中與god之間形成動態平衡的時間也在不斷變化,有時候長,有時候短。
“看來需要設置一種自動機製,來改變世界的平衡,刺激種子生長。”手動做了幾次,肖遠決定編製一個腳本,來自動執行剛才他的那些命令。
因為隻是一個自動命令腳本,肖遠並沒有采用什麼更複雜的技術,而是直接利用了freeBSD的shell命令編寫了出來,然後利用管道和重定向機製,將腳本的輸出結果傳輸到god程序的世界調整模塊上,然後看了一下時間,和夏九瀅約定的時間到了。
讓電腦內的程序自動運行,肖遠離開了實驗室,去了商學院,接了夏九瀅回家去了。
…………
第二天,肖遠上午和往常一樣,去數學學院上課,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他逐漸體會到了數學給他帶來的巨大好處。
他在混沌實驗室裏所作的事情,都和數學有些密不可分的關係,華夏哲學體係的易學理論,如果要與混沌學理論結合,並轉化成最終的計算機係統,最核心的一步,是建立起描述這種係統的數學模型,否則,這項研究也隻能是無根之水,無源之火,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他當下在實驗室做的種子進化試驗,無論是其中的世界,還是種子,都是要先建立數學模型,才開始編程試驗的,如果沒有在江州大學數學學院,以及伯克利數學學院的係統學習,他要想建立起這兩者的數學模型來,也將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因此嚐到甜頭之後,他倍加珍惜自己的每一次上課的機會,雖然昨晚放養到世界中的種子已經運行了一個晚上,他現在很想跑到實驗室去看看那顆種子究竟變成什麼樣了,盡管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很鬆散,就算是選修了某一門課,聽課與否也不像國內大學教授還要點名,和成績掛鉤等等,他還是很自覺地前去上課了。
這一次的課是現代數學導論,這一科目嚴格來說,屬於介紹性常識課程,主要內容是對近一百年來出現的數學新興理論和觀念的介紹,其中有一些讓肖遠感興趣的東西,比如非歐幾何,混沌學理論等等,肖遠選修這門課,除了興趣之外,主要想開闊自己的視野。
負責這門課的教授是一個名叫伊萬諾夫的俄裔美國人,年齡有四十來歲,課堂組織風格很隨意,完全不像有些教授那樣在上麵講,學生在下麵聽,他在上課的時候,很少有連續講述超過十分鍾的情形,一般情況下,他會在上課之初拋出一個觀點,然後和學生圍繞這個觀點進行反複討論,甚至有時候為了驗證某一些數學觀點,他甚至會輕一些其他學科的教授,或者學生過來,一起參與討論。
今天他要講的內容是混沌學理論,恰好他又知道肖遠在史密斯的網絡混沌係統實驗室,所以,這一節課他幹脆完全放了權,將論題闡述的權利下放給了肖遠,讓肖遠來講一些關於混沌學的基礎理念,然後提出一些問題供大家討論。
對於這個任務,肖遠自然很輕鬆能夠勝任,並且很樂意接受,因為他也想通過這個機會,提一些問題出來和大家討論,很多時候他都是一個人在想,難免有些地方會想不通,而史密斯老頭一個人管理偌大一個實驗室,每天都很忙,他也不好每次遇到問題,不論大小都去找這個老頭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