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十號了。”
肖遠盯著那個日期,喃喃自語,心中感慨,在那曾經誤以為前世的推演中,那些熱血的青春歲月浮上心頭。
熱血、激情,是青春的主旋律。
那時,肖遠二十一歲,還是一個剛剛窺見黑客殿堂大門,卻仍在門外徘徊的初學者。
那時,他第一次利用自己所學,進行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網絡攻擊。
那時,和大多數參與到那場被後人稱之為紅色聖戰的東西方黑客大戰中的年輕一樣,充滿了激情,熱血滿懷。
事件的起源是一場發生在華夏南海的華夏軍機與美國軍機的碰撞,時間是2001年4月1號。
撞擊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華夏國內更是掀起了一場風暴。
華夏與美國在政治、軍事、民間等各個層麵迅速展開了交鋒,以網絡為代表的民間交鋒更是充滿了火藥味,仿佛一個炸藥桶,一點即燃。
那時,所謂的公知和精神領袖還沒有長成氣候,所謂的民主鬥士也還有沒有大量出沒,形成戰鬥力,網絡輿論環境相對單純,事件發生不久,消息在網絡上傳開,大量的網民聚集在各大論壇、門戶網站的聊天室討論這個話題,埋怨政府隻知抗議卻無實際行動者有之,聲討美國野蠻行為者有之,號召所有華夏有誌青年聯合起來抵製美帝國主義者有之。
事件伊始,已經有黑客提出要在網絡上發起一場網絡戰爭,捍衛華夏民族尊嚴,零星的黑客攻擊已經出現,而真正引爆戰爭的事件卻是來自於美國黑客的挑釁。
在撞機事件發生之前,就有黑客組織和一些單槍匹馬的黑客不斷對華夏網絡進行攻擊和入侵,並將攻擊結果曬到網絡上,然後藉此對華夏的網絡安全,和華夏的黑客大加嘲諷。
撞機事件發生之後,新仇舊恨交織在了一起,政治層麵的談判正在進行之際,一場橫跨太平洋,規模空前,戰況慘烈的黑客戰爭正在慢慢的醞釀。
“我們要通過互聯網顯示中國的強大力量,告訴他們中國是不可欺負的!”
這樣類似戰鬥檄文一樣的話語引起了大量的共鳴,在網絡上到處傳播,那時的肖遠和網絡中大量的熱血青年一樣,因這樣話的而熱血沸騰,也和大部分熱血青年一樣,期待著有人或組織能夠站出來,引領大家展開一場捍衛民族尊嚴的網絡聖戰。
就在這個時機,以紅客聯盟為代表的華夏黑客組織站了出來,承擔起了這場網絡聖戰的領袖職責,真正的戰鬥檄文刊登在了紅客聯盟的網站上,大量的華夏黑客自發的聚集到了這些組織之中,一場公開化的戰鬥即將在約定的時間打響。
與此同時,美國的黑客們也在行動,他們發出了“所有的美國黑客們聯合起來吧!把中國的服務器全都搞砸!”的戰鬥呐喊,網絡上戰爭陰雲已經密布。
越來越激烈的華美黑客相互攻擊,在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華夏和美國官方也都在積極提醒各國的網站經營者注意防範網絡攻擊,甚至一些中立機構和個人在呼籲雙方冷靜,但是這些人顯然是不明白年輕人的激情和熱血,坐在桌子兩旁談判那是政客們幹的事情,年輕人更喜歡刀對刀槍對槍的火拚,這種快意恩仇的爽快感覺在談判桌上永遠也無法體會的到。
肖遠將仿佛一個世紀前的遙遠記憶從腦係統最底層的存儲區翻了出來,那時,他同樣願意讓人稱呼他為紅客,以區別於普通的黑客,紅是華夏的顏色,是熱血的顏色,也是青春的顏色,是戰鬥的顏色。
2001年5月1號,華夏的黑客們第一場有組織,有規模的大規模戰鬥正式打響。
當天,各大黑客組織的聊天室中,甚至各大門戶網站的公共聊天室中全部擠滿了人,網絡中看不到硝煙,但是人們卻能夠從聊天室內飛快刷新的頁麵中感受到隻有戰爭才能給人帶來的激情,和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