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小工具解包後,肖遠在其中找到了一段代碼。
這段代碼的存儲方式很奇特,它並不是連續的嵌入在小工具的二進製代碼中的,而是在小工具的開頭設置了一個隻有32位4個字節的相對指針,利用這個指針能夠找到下一個代碼段,這個代碼段末尾是指向第三個代碼段的指針,以此類推。
肖遠按照這個規律,從小工具的代碼中提取了嵌入在其中的完整代碼,這段代碼很短,隻有1024個字節。
在對這段代碼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後,得出的結論令肖遠感到意外,因為這隻有1KBytes的代碼竟然是一段低級智能節點代碼,之所以說它低級,是相對於寧蘭等高級智能程序來說的,若按照當今世界範圍的人工智能發展水平來說,這段代碼可一點兒也不低級,甚至可以說非常的先進。
這段代碼在小工具執行的時候自動執行,可以將執行該小工具的電腦變成一個類似於腦神經單元一樣的節點,1024個這樣的節點可以組成一個更加複雜的運算單元,以此類推。
肖遠在自己的腦係統中設置了一個擁有2的20次方個節點的大規模網絡,在這個網絡中運行了這個節點程序,這個程序自動將這些節點分成了1024個計算單元,並利用這1024個計算單元形成了一個超大規模計算網絡,這個網絡從整體來看,已經開始具有一些低級的智能了,所以可以將這個1024x1024的計算網絡稱之為低級智能網絡。
這個智能網絡讓肖遠看到了人腦最初級的計算模型,人腦實際上就是無數個神經元組成的超大型的計算網絡,當然比起人腦天文數字級的網絡節點來,1024x1024個節點還是太少了,小到甚至比不上茫茫大海中的一個水滴,話雖如此,這個智能網絡放到當前世界的環境中,完全可以看成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
還有一點,因為單獨的計算節點所需要承擔的計算任務非常少,產生的網絡數據同樣非常少,因此對所感染計算機的計算資源和網絡帶寬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是這種智能網絡的先進性之一。
第三種先進性體現之處是這些節點的實現方式非常的巧妙,且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些節點代碼使用任何常規的檢測手段根本不可能檢測得到,因為節點代碼嵌入在小工具中的時候,它的這些代碼並不像普通的病毒一樣,是單獨存在的,而是通過某種特殊的算法,巧妙的利用了小工具本身的代碼,也就是說,這些代碼的每一個段,甚至起連接段與段之間的那個四字節的地址,都是小工具代碼的正常組成部分,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嵌入方式,寧蘭那樣的高級智能體之所以能夠在網絡中縱橫無忌,任何常規的檢測手段都無法檢測到她的存在,也是采用了這種存儲方式,而肖遠若非在腦係統改造完成後詳細學習過這種實現方法,同樣無法發現這段代碼,更不要說將它從小工具代碼中提取出來了。
“究竟是誰設計了這些節點,莫非是!”肖遠感到震驚,因為這種設計方法要麼出自基地,要麼出自BlackSk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