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於一個人,有多重要?
如果通過一種方式,將一個人的信仰摧毀,這個人會怎樣?
如果通過一種方式,將一個社會的信仰基礎摧毀,又會發生什麼?
…………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信仰主體,宗教源於古老的文明,雖然在其後漫長的歲月發展中,人類的遷徙是每一種宗教的信徒都遍布於世界各地,但是,在世界上,宗教的分布仍然具有非常強的地域性。”
“……在西方,更準確的說,是西歐和北美,基督教無疑是社會宗教信仰的主體,甚至可以說是西方社會的基石,這一點可以從西式的婚禮宣誓,以及西方眾多國家元首上任宣誓要手扶聖經可見一斑……”
“……在宗教的非信徒看來,宗教源於對自然的敬畏,源於人類生存的整體訴求,然而,對特定宗教的信徒來說,宗教則被神聖化了……”
以上的文字源於一篇名為《宗教溯源》的文章,這篇文章的署名是亞當,基督教聖經中出現的人類始祖之一。
事實上,這篇文章出現之前,對宗教追本溯源的學術性文章多如牛毛,但是這些文章往往得不到大範圍傳播,一來,是因為其專業性,對普通人來說,太過枯燥和無趣,二來,也必然是因為在西方世界,類似於這種挑釁宗教權威的文章都會有一隻看不到的幕後之手在阻止其傳播。
然而,這篇由署名為亞當的人寫的《宗教溯源》從一開始出現,就有些非同尋常,首先是這篇文章的內容,這篇文章除了開篇簡短的論述之外,在其後隻是將一些已經得到學術界驗證的事實一一展示了出來,在事實的展示過程中,作者幾乎沒有進行任何評論,然而,這種展示產生的效果對基督教的根基卻具有很強的顛覆性,這種顛覆性對於任何一個基督信徒來說,都是難以接受,卻又難以辯駁的。
其次,這篇文章的傳播有些意思,它並沒有在某一宗教性學術刊物上發表,其傳播使用了新世紀之初尚未廣泛流行的網絡傳播方式,最早看到這篇文章的是一些資深基督宗教界人士和一些反宗教人士,而這些人大多是老學究,又或者年齡稍大之人,他們對剛剛興起的互聯網信息傳播認識不深,傳統力量對互聯網信息傳播掌控力度嚴重不足。
因為文章內容的特殊性,可以想見,這兩類具有鮮明主張的人士在看到《宗教溯源》這篇文章的時候,必然會有然不同的反應,宗教界人士如臨大敵,反宗教人士如獲至寶。
最初,即使是反宗教人士也沒有想到要將這篇文章大範圍傳播,但是有針對的對這篇文章進行論述,對基督教進行抨擊是勢在必行的,這種不同主張的人士之間的探討也隻是學術性的,傳播範圍很小。
但是,這篇文章的影響卻很深刻,一切蓋因為這篇文章所陳述的全部是公認的事實,單獨看,其中的大部分觀點甚至是對基督教的支持,但是綜合起來,表達出來的潛在觀點卻是在摧毀基督教的根基,而這一點兒被反宗教人士拿來對基督教進行大肆攻擊,而宗教界人士卻提不出有力的反駁意見,甚至在其內部也因為這篇文章產生了分歧,爭吵不斷。
而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網絡上開始流傳一本,這的名字叫做《創世說》,雖名為創世,卻是一本流行,文筆優美,情節精彩,引人入勝,可以這樣說,無論老幼,這隻要能耐心看下去一千字,就會被其吸引,欲罷不能。
這篇中大量的引用了《宗教溯源》內的內容,這些內容被巧妙的編織到了情節之中,之所以說巧妙,指的是兩個方麵,第一,這些內容整體邏輯上看,起到的作用仍然是破壞基督教的教義根基,但是在裏,這種破壞性並不是直接展現出來的,而是潛移默化的,不看完,任何人在沒看過《宗教溯源》這篇學術性文章之前,是感受不到這些事實的破壞性的,這就保證了即使是最虔誠的信徒,在看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其本質的反宗教性而產生反感,相反,這些與宗教有關的情節,會吸引他們更加深入的看下去,但是,當他們看完最後一章,當的情節之網編製完成之後,這些事實的破壞性卻又無法忽視,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震撼,甚至會直接顛覆他們的認知,摧毀他們的信仰,前提是他們要相信裏所描述的那些事實是真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