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秦儒家思想的人際傳播(1 / 2)

【摘要】從人際交往的信息活動來看,儒家思想滿足了人際傳播的動機,並通過遊說、授課、著書等形式將其思想進行廣泛傳播。儒家思想通過“三綱五常”構建了當時的人際傳播秩序和傳播關係。

【關鍵詞】儒家思想 人際傳播 人際關係

儒家思想分為“內聖”與“外王”,即個人修養與政治主張兩類。儒家思想的傳播從其動機、內容、方式上都體現了人際傳播的特點。

一、儒家思想傳播的動機與內容

人際交往的信息傳播活動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從人際傳播的動機方麵來分析可以發現儒家思想能得以迅速傳播,並逐漸形成社會規範的客觀原因。

首先,儒家思想傳播滿足了人的生存和發展需求。人際傳播的首要動機就是獲得信息。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等。同時,在知識與實踐的關係方麵,孔子提出“學以致用”的觀點。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正是因為儒家思想滿足了人的生存發展需要,才使人們願意接收相關信息,並在思想行為中反饋出來。

其次,建立與他人的社會協作關係。人是社會個體,個人離開了他人、離開了與他人的社會交往和協作,同樣不能生存。而社會協作是廣泛的,既包括一般意義上的角色分擔,也包括各種行為協調。如孟子提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醜》)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問題,古往今來,都是關注的話題。在這三者中,人和是最重要的,並且是決定因素。在論述了三者的關係之後,孟子隨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顯然,儒家人際思想滿足了人們如何去協作的需要。

第三,自我認知和相互認知。關於此動機,儒家思想中有許多觀點。“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孔子非常高興漆雕開有自知之明。漆雕開能清楚認識自我,認為自己還不具備當官的能力,於是便實事求是地承認自己的不足。

荀子“人定勝天”的思想傳播觀點則更加凸顯了其滿足自我認知和相互認知的方麵。“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荀子》)一個人對於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才能有所作為。發現自身的天賦才能,是掌握自己命運的前提。從“可以為堯、舜,可以問桀,蹠,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注錯習俗之所積耳。”(同上)發現其對人的命運可以選擇,對於一些懷才不遇的感慨,荀子說:“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之謂能參。”盡管天有四時的變化,地有豐富的資源,但人也有自己治理自然和社會的辦法。機會是客觀存在的,機會也可以由自己創造。“錯認而恩天,則失萬物之情。” (《荀子》)則傳播了激發潛能,技能創造命運的思想。“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荀子》)傳播了成大事者,都要經得起磨難,在磨難中完成自我教育的思想觀念。

在認知他人方麵,孔子有許多關於君子與小人方麵的言論和識別朋友的內容,此內容也構成了儒家交友思想的重要部分。孔子以“風”和“草”比作君子和小人之德,君子可以風化小人;以“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來說明交友的目。以“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來解釋朋友的選擇。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來說明朋友間的學習。以“言而有信”說明朋友間的相處原則。指出“巧言令色”是偽君子的形象。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真金要靠火來煉,要在關鍵的時刻才能認清一個人。如“歲寒,然後知鬆柏之雕”,同時以此舉比君子之誌節。(《論語·子罕》)荀子特別強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良師益友為伴,個人的德行會因受到感染而提高。與小人為伍,隻會陷於不義之地。

第四,滿足人的社會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包括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擁有社交圈和娛樂夥伴等。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雖然是孔子簡單的勾勒其一生。但從中也大體顯示了一個成功的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儒家把實踐仁、義、禮、智的價值觀念視為順“天命”,即看出自己必須承擔而決不能推卸的做人的責任。能知天命,就找到了“安身立命”之處,就不會產生失落感、憂愁感,也不會因為一時一事的得失成敗而煩惱,不會因為社會的動亂、生活的甘苦、個人的榮辱、生命的安危而擾亂自己的人生追求。

總之,人際傳播是所有傳播係統中最小的子係統。但卻不能因其係統小而忽視它的傳播意義。儒家思想能夠傳播開來,就其思想而言是滿足了人際傳播基本動因的結果,是傳播者(儒家學者)通過一係列傳播方式(遊說、辦學、編書立傳)將訊息(儒家思想)傳播給受傳者,並獲得反饋(形成行為規範)的完整傳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