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有效發行(1 / 2)

【摘要】有效發行不僅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方法,一種手段。在這個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黨報做好有效發行既要在內容上創新,也要拓展渠道,利用好網絡平台。

【關鍵詞】新媒體 黨報 有效發行

一、黨報發行新環境分析

1、傳統媒體的環境分析

我國於1994年正式接入互聯網,1995年麵向社會開放並提供相應服務,到1996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就發展到10萬,截止200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53億人,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迅速崛起,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麵對新技術,麵對網絡,電視媒體由於其本身聲畫並茂的特性,受到的影響比較小;靠著“不曾謀麵”的聲音魅力,廣播則采用了擁抱互聯網的方式,充分利用新技術為廣播的發展開創了一片新天地,而報紙一直都是靠新聞內容和信息來贏得受眾,麵對“拿來主義”的新媒體,報紙顯得勢單力薄。2004年我國廣告經營額總體增長16%,而四大傳統媒體的增長僅為5%,這是中國傳統媒體廣告經營自1981年以來第一次下降到個位數的增長,而報紙廣告經營額竟然呈現負增長,對我國報業而言是史無前例的。

2、新媒體與黨報發行

發行是報紙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市場經濟條件下,都市類、消費類報紙都走上了市場化的行列,通過各種市場手段爭取市場份額。

黨報作為我國主流媒體,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黨報的發行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曆來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有堅持辦好發行,才能更好地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更有效地進行輿論引導。

因此,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中,堅持把黨報的發行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主流媒體的作用,從而帶動其他報紙和傳統媒體的發展。

二、黨報的“有效發行”

1、“有效發行”的內涵

梁樺、梁林在《論報紙的有效發行》中指出,報紙的有效發行是指一份報紙的閱讀率是否高(常態理想閱讀率是每份報紙被3到4人閱讀),自費訂閱比例是否大(一般要求在40%以上),廣告效應是否好。

王榮在《如何區分報紙的有效發行與無效發行》一文中,認為報紙的有效發行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講,是指能夠直接帶來經濟效益或對廣告有吸附力的發行。否則就是無效發行。

總體而言,“有效發行”不再以發行渠道命名,而是以發行服務的對象——受眾為根本的一種全新的發行。從發行理念到發行模式,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特色。

2、黨報“有效發行”特點

黨報的有效發行,就是要讓每一份到達讀者手中的報紙真正被閱讀。黨報的有效發行具有特殊性,這與黨報本身的特殊性質以及發行現狀是分不開的。

(1)黨報的政治屬性

黨報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既要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又不能像一般產品一樣,用價值規律處理一切。在宣傳上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防止黨報工作的商品化傾向。同時在管理和經營上,在發行、廣告上,又必須按市場規律辦事。這正是黨報特殊屬性所在,也直接決定了其有效發行的特殊性。

(2)黨報發行的現狀

目前,市場空間和成長性較好的新經濟領域,在黨報上投放廣告的積極性不高。商業廣告、消費產品廣告數量也較少。廣告產品少而單一,造成報紙整體經濟效益下滑,黨報靠自身經濟收入生存的局麵受到了威脅。

發行量下降。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公費訂閱報紙資金額度不斷萎縮,而黨報目前對自費訂閱市場很少開拓,發行的市場化程度較低,與其在報業整體結構中的地位不相稱。

發行隊伍不穩定。一些黨報發行人員年齡結構偏大,知識結構老化,隊伍穩定性差。

(3)黨報發行存在的問題

在第三次報刊治理以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副司長王國慶在“黨報如何應對市場”理論研討會上說,中央開展治理報刊攤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中央、省級和地市報刊的攤派,對農村的壓力仍然較大,且集中在鄉鎮一級。

發行量統計中包含了較多的水分。一部分經濟實力較強的企業由於種種原因,出資支撐了黨報的一部分發行量。這些企業所訂的報紙,大量用於贈送有關單位和個人。

過分倚重紅頭文件和行政命令。紅頭文件,上對下的指令,上級領導機關的工作布置,毫無疑問給黨報發行工作以較大幫助。

3、黨報“有效發行”的可行性

(1)公信度高。即新聞的可信度高,這裏指的是新聞的真實性、可靠性。作為黨委的機關報,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包括審稿在內的完善的質量管理體製,再加上黨報采編人員強烈的政治責任感,黨報有較高的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