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今年輕人不簡單!”所有人在心中下了這樣一個結論。
秋紫雲問完了所有的問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環視了一周,道:“真是難得啊,洋河縣的這個想法和他們所做的工作,給了我一個新異的感覺”
聽著秋紫雲的讚譽,華子建始終臉帶微笑,沒有一絲的激動表現出來。倒是坐在他旁邊的冷縣長,這個時候卻緊繃繃地坐在那裏,臉上一絲表情都沒有,雙手放在下麵,緊握著拳頭,他不得不生氣,整個的會議似乎把他給忽略了,沒有人問他問題,也沒有人想起他的名字,這樣的感覺是尷尬和沮喪的。
他不由的把這一切都歸咎到華子建頭上,如果沒有這個人,如果他的光芒不要這樣耀眼,本來自己是可以閃亮幾下的。
隨後,市委常委市委呂副書記也發表了講話,承接秋紫雲的話提出了幾點具體的要求。
但華子建沒有忘記他,華子建還是很大度的展現了一個政治人物的胸懷坦蕩,他又一次給冷縣長了一個表現的機會,華子建說:“在這個方麵,我們冷縣長也是出來很多力的,請冷縣長給大家說說吧。”
冷縣長就慌忙站起來,也代表洋河縣政府發表了講話,表示一定要嚴格按照秋書記,呂副書記的指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抓住機遇,全力以赴,推動全縣各項工作不斷向前。
座談會後,秋紫雲就說:“現在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就直接到櫻桃溝的會場上去,大家相互擠一下,不要帶那麼多的車了。”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簇擁著秋紫雲到了樓下,三四個人一輛車,一起往會場而去。
會場就設在櫻桃溝的溝口一個平台上,這裏早就人山人海了,今天不僅有免費的櫻桃品嚐,還要在此評選出柳林市好多個縣的茶葉名次來,柳林市整個茶葉都屬於綠茶,清茶類,至於評選嗎,既然主辦方是洋河縣,那麼可想而知,最後的冠軍應該不會是別的縣的茶葉吧。
華子建他們一行人,大約中午11點到達櫻桃溝口時,一大片潔白明亮的櫻桃海,在春日陽光下,豁然呈現,在大家眼前,怎不叫人欣喜不已?山穀中間還有一個麵積不大的湖,名曰“櫻桃湖”,湖水綠悠清澈,湖上有一拱形石橋,名曰“櫻桃橋”,橋與水中倒影相映成趣。湖岸一排青青楊柳,隨風搖曳,婀娜多姿,細長垂掛的柳枝,綻放出柔嫩綠芽,沁人心脾。湖的四周,綿延起伏的山坡上,便是催低不一數也數不清的櫻桃樹。
單株的櫻桃樹,並沒有什麼特別,櫻桃也不大,可當你站在山頭的觀景台上,放眼望去,成片的櫻桃樹和鮮紅如血的櫻桃連成一片,似玉似珠,又如繁星點點,那就格外耀眼奪目了。
秋紫雲大概也沒來過這個地方,現在看著眼前的景色,心曠神怡,感覺美妙無比。櫻桃樹中還夾雜有一些油菜花地,金黃的油菜花,紅色的櫻桃,同旁邊白牆咥瓦的農家小屋,構成了一幅層次分明,色彩絢麗而又交相輝映的鄉村美景圖。
陽光明媚春色好,茶好果甜迎賓朋。會場上紅旗招展歌聲飛揚,來自本省本市及周邊省市近2萬多名賓朋雲集廣場,共同參與洋河縣茶文化節暨櫻桃旅遊節。
再次負責的宣傳部孟部長一見領導來齊了,趕忙過來向華子建請示,是不是現在就可以開始了,華子建就問秋紫雲:“秋書記,一切準備就緒,請秋書記上台剪彩。”
秋紫雲還沒有完全從這心曠神怡中恢複過來,她繼續遠眺著那一片姹紫嫣紅的樹林,點點頭說:“好吧,那就開始。”
領導們魚貫而行的上了那用木板搭好的主席台,在紅地毯上站成一溜,會場布置得比較氣派,主持得很有條理。華子建請來賓就位,在剪彩儀式開始時,華子建請大家在已排好順序的座位上就座。當宣傳部的孟部長宣布儀式正式開始,樂隊演奏音樂,全體到場者熱烈鼓掌。此後,孟部長又向大家介紹到場的重要來賓。
活動中有各方人士熱情洋溢的講話或致辭,大部分講話都是介紹道謝與致賀。
當主持人宣布進行剪彩之後,禮儀小姐即應率先登場。在上場時,禮儀小姐應排成行,從兩側同時登台,或是都從右側登台。登台之後,拉彩者與捧花者應當站成一行,拉彩者處於兩端拉直紅色緞帶,捧花者各自雙手捧一朵花團。托盤者須站立在拉彩者與捧花者身後一米左右,並且排成一行。
剪彩者若不止一人,秋紫雲作為主剪者,她走在前麵,在主持人向全體到場者介紹剪彩者時,秋紫雲也是麵帶微笑向大家欠身或點頭致意。
在剪刀落下的那一瞬間,萬炮齊鳴,古樂響起,華子建沒有去剪彩,他站在旁邊看著那一片的沸騰,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個多麼好的開始啊,真希望自己可以親手把這繁盛一直延續下去,可惜,自己的時間也許並不多了。
剪完彩,舞獅隊的盛情客串,還有歌舞隊及魔術師的盡情表演等,或多或少反映了洋河縣那有酒和古老的內涵和文化品味。
本屆盛會期間,洋河縣還將舉辦五指山廟會新聞發布暨招商推介會組委會招待酒會萬人品茶活動茶葉及地方土特產品展示促銷活動茶葉質量評比茶藝表演大型演唱晚會和“茶鄉放歌”廣場演出商貿洽談和項目簽約等一係列精彩活動。
目前,四方來賓雲集洋河縣,展開一係列商貿文化民俗藝術交流等活動也全麵展開,使大家盡情徜徉花海,沉醉春光,得到一個愉悅身心的全新體驗。
洋河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環境和“高山雲霧出名茶”的獨特地形,使綠茶具有無可比擬的內在品質。在華子建實施的新戰略中,洋河縣以旅遊和建設茶業經濟強縣為目標,突出發展茶葉產業。已累計發展茶園12。4萬畝,年產茶3513噸,產值3。5億元,全縣近5萬農戶種茶,從事茶產業活動的人數占全縣農業人口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