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我從來沒有想要你給我什麼希望,真的,我就這樣靜靜的想你,其實也是一種幸福。”
\t華子建對柯瑤詩一下感到有種擔憂起來,她的表白,她的幻想,這些都會讓她沉迷下去的,最後她隻能徒然的傷悲,自己真的很難讓她幸福和快樂。
\t華子建沉思了許久,但他沒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發覺自己是如此的愚笨,連勸一個人的方式都沒有學會,所以他隻能離開了。
\t在華子建提出離開的時候,柯瑤詩沒有挽留華子建,她一直把他送出酒店大門,他們很客氣很禮貌地握了握手。
\t華子建說:“你回去吧!外麵今天挺冷的。”
\t柯瑤詩卻說:“我還是送你上車吧!”
\t後來柯瑤詩一直在酒店的外麵站了很長時間,她癡癡的看著華子建離去的方向,這是一個讓人難以割舍的男人啊,柯瑤詩是在惆悵中轉身回去的。
\t華子建在這個夜晚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中,似乎是柯瑤詩媚眼如絲的躺在他身下,晶瑩剔透的雪肌玉膚閃爍著象牙般的光暈,仿佛在向他招手,期待他去一親芳澤。
\t或許是他哼哼唧唧的聲音吵醒了江可蕊吧,最後他挨了老大不小的一巴掌,一下就清醒過來,江可蕊說:“你在幹什麼呢?抱個枕頭啃,裏麵的鴨絨都飄出來了。”
\t華子建一看,可不是嗎,但他絕不能說出自己的夢境,所以隻能撒謊一下,說:“我牙癢。”
\t說完一看窗外,天色已經是漸漸的明朗起來,華子建歎口氣,新的一天又來到了。
\t也就是這樣的一天裏,二公子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準備參與到新屏市高速路的承包項目中來,在他找到了華子建,並告訴了華子建他的這個想法的時候,華子建也表示了極大的讚揚,對他說:“你能想通這個道理的確很好,其實長線的投資比起你一年四季到處找生意更適合你,現在的問題就是你要有充足的資金來保證,這是招標的關鍵。”
\t二公子是坐在華子建對麵的,當然,華子建對麵的椅子沒有學冀良青那樣專門弄得低一點,所以二公子就可以平視著華子建,說:“這一點你不用擔心,我昨天已經開始啟動了所有的關係,雖然在銀行的貸款可能會慢一點到賬,但我會從其他地方借調一些資金過來,可以滿足你們新屏市招標規定的啟動資金3個億。”
\t“這樣就不錯,在工程啟動之後,你可以分批分次的投入資金,所以應該問題不大。”
\t接著,華子建打電話叫來了王稼祥,讓他帶著二公子到招標辦公室簽到報名了。
\t再過了幾天,參與到高速路項目競標的公司就基本定下裏了,這也有一個比較嚴格的程序,不管是公司的資質,還是公司的實力都在嚴格審查後獲得了一個確定,剩下夠格的就隻有4個公司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二公子的公司,無一例外的,這些被初選上的公司他們都是來之於省城,因為在新屏市裏,還沒有那個公司具有如此的實力。
\t而在此同時,這四家公司的老板們也 的和華子建以及招標組的人見了麵,幾乎他們對華子建來說都不陌生,過去也都見過好幾次麵的,不過相比而言,華子建當然和二公子是最熟的一個了,但不管是二公子,還是其他的幾位老板,他們都無疑的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次招標沒有他們往常慣有的那種感覺。
\t這種感覺來源於他們和華子建的接觸,因為這個主管高速路項目的年輕領導,不是他們過去遇到的任何一個領導,華子建在和他們相處,交談的時候,彰顯出來的完全是一種真正的公正,嚴謹,認真。
\t在他麵前不要說想對他誘惑,或者提出什麼條件來,就是暗示一下都很難做到,因為華子建每次在和他們談論到項目之時,都總是那樣一絲不苟而有光明磊落,讓他們誰都不敢冒昧的唐突這個年輕的官員,連二公子也是一樣,在華子建和他談項目的時候,華子建就已經不再是他的朋友了,倒像是一個剝削者。
\t但並不是人人都像華子建一樣,至少路秘書長和劉副市長不會,他們在和對方探討起項目的時候,是懷著另一個企圖的,就像此刻一樣,當省城初選上的一家公司的李老板坐在了劉副市長辦公室的時候,劉副市長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t劉副市長這個人給人的感覺還是很文氣的,人也不很囂張,但多年的為官讓他心地變得異常狡詐和冷漠,本來他和莊峰,路秘書長是一個想法,想要在梁老板的身上獲得一次圓滿的收獲,但事與願違,這樣的一個結果讓他們都失望了,梁老板也黯然的離開了新屏市。
\t不過有句話叫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梁老板那裏喪失機會,他要在這個李老板身上獲得補償,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這也是包括莊峰和路秘書長的想法,他們在這四家的公司裏麵精挑細選,通過實力的比對得出,這個李老板應該具備了招標中的很多優勢。
\t當然了,那個叫李嘯嶺的小子也是很有實力的,但問題在於這個二公子他們必須回避,因為這小子很關鍵的一點在於他和華子建走的好像比較親近,這就隻能讓劉副市長他們放棄了,他們幾個人一合計,不管怎麼說吧,都不能白白的放過這樣一次機會,至於李嘯嶺到底是什麼來頭,他們卻都不知道,假如他們知道了,隻怕他們就會重新調整。
\t但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的假如。
\t而這個李老板,也是多年作慣了生意的老商人了,他深刻的明白,並不是說自己出錢就能十拿九穩的得到這個項目,事情不會這樣簡單的,至少還有另外三家在和自己競爭,而且這樣的競爭也是可怕的,每一個人的每一次讓步和降低自己的條件,都會讓最後中標者付出巨大的利潤作為代價,你想下,談的好,可以收費20年,談的不好,也許最後收費15年,這五年的差異,其中就可能是上十億的收入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