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個數據,林濤放心了。
至少如果讓現在的農戶去買這個三輪電動車,不會有太大的負擔了。
充一次電至少跑好幾,卻隻花不到五塊錢,劃得來!
而且還方便,不用費力搖拖拉機,不需要相當的駕駛技術,停放著也方便。
可以,比拖拉機方便多了!
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婦女、孩、老人來,真是方便極了!
這一刻,林濤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龐大的市場在向著自己的招手。
無論是自己為了給農村的勞動力提供方便,還是為了開拓這個龐大的市場,這都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了。
雙贏,其實就是這麼雙贏的。
廠子裏的人挨個把這電動三輪車試了一下,有人還戲稱要把這三輪車買回去自己家用的。
看起來,實在太方便,操作也太容易了。
倒不是真的沒開過車。有些人本身就有汽車。但這又怎麼能一樣呢?這可是廠子裏生產出來的第一輛車!
意義重大!
其他人在試車,林濤也沒在管,直接回了辦公室。
杜同山跟著過來,林濤等杜同山坐下,問道:“核算過沒有,一輛車的成本,加上人工,大約是多少錢?”
杜同山當然不可能完全是技術呆子,他早就知道林濤會問這個,開口道:“兩千。加上人工,而且這人工是我往多了算的。”
林濤想了想道:“那咱們……零售賣三千五,不成問題吧?”
林濤記得很清楚,後世的電動三輪車,通常都是三四千的樣子。
自己這第一批出來的,取個中間價,應該沒事吧?
杜同山猶豫了一下,道:“其實……可以降一點兒的。現在的人,特別是農村的,生活水平沒那麼高,你要定這個價,至少在我們杜家村裏,是沒有人買得起的……”
林濤明白了。
杜同山現在的屁股,是坐在農戶那邊的。
他其實並不明白西疆這邊的農戶,至少在綏來這邊,其實並不像他想的那麼沒錢。
林濤家在村裏算中等,但在十年前,林濤家裏就買到拖拉機了。那玩意兒當時就一萬多!
可能是借了些,但後來林濤也沒聽好像把欠錢拖了多久。
所以,西疆北部的農村,相當一部分農民的生活水平並不低。
不過杜同山的麵子還是要給的,林濤想了想道:“那這樣。咱們零售就定在三千到三千五之間。要給批發商和渠道商留一定的利潤空間,畢竟生產出這麼多車,不可能都是咱們自己賣,對吧?”
這一點杜同山還是明白的。畢竟他們是生產廠商,如果生產銷售都自己搞,那攤子鋪的就太大了。
所以,大部分的銷售還是交給其他人吧!
他一個技術主管,隻需要負責技術上的問題就行了。
自己可是一個月就能賺一輛電動三輪車呢!
想一想,其實杜同山也有些心熱,如果能給家裏帶一輛回去,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