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農村老家 麵店開張(1 / 2)

謝懷遠當兵出身,轉業後分到清遠市新華印刷廠,老家在金堂縣白果鎮,離清遠有七、八十裏,地處丘林山區,土地貧瘠,當地人很窮。

他姐姐謝懷珍,早已嫁人,兒子杜士宏,已有二十四歲,娶了媳婦,在家務農,也是窮得叮當響。姐姐一直要謝懷遠幫忙,讓她兒子在城裏找活幹。兄弟謝懷德,大女兒謝家玉,也快滿十九歲。

以前謝懷遠窮,沒法幫他們,謝磊帶若蘭去上海玩時,謝懷珍來清遠走親戚,看望母親,見到弟弟家境變好了,再次央求他幫忙。

謝懷遠的父母死得早,是她一手將他們拉扯大,這份姐弟之情自然很深。謝懷遠背著陳雲鳳,送了她三百元錢,也答應盡量幫忙,謝磊一回來,他就要他幫忙,談到了活雞的事情。

“爸,老家的雞怎會那麼便宜呢,一斤整整要比城裏便宜四、五角?”謝磊不解地問道。

“老家雖說離清遠並不遠,但地處山區交通不便,那裏的土地也很貧瘠,種不出什麼東西來!”

他這句無心的話,卻讓謝磊想到了麵店的經營品種上,心裏有了計較,“若是從那裏進活鳥,我們做成雞湯抄手、麻辣雞塊,利潤肯定要比賣清湯素麵要高很多,現在肉食品緊張,想在逛春熙路時,花點錢吃點肉食的顧客,肯定是大有人在,我們為啥不抓住這個機會呢?農村的兩個親戚,反正麵讓還差人,讓他們來就是了,安排到青年路住,順便幫著看房子!”

“麵店的員工,我想分成兩個班,春熙路的商店九點半營業,早班那個組八點上班,幹到下午兩點,六個小時,下個組十一點上班,幹到五點,對時班,誰都不會吃虧。

每個組六個人,我們四人就不算在其中,將我的親戚杜士宏劃給曉波,你們兩人負責物資的采購,最初當然由你來管錢,教會他。丁蘭負責下班時收營業款。肖穀芬負責麵店的全麵管理,也將我的親戚謝家玉配給你,你負責將她帶出來,以後我們要幹別的事情,不要將精力全部放在那個麵店。

現在就業困難,不夠的人,就從待業人員中招,基本工資都是三十元,加獎金,包三餐。這基本工資都比其他麵店二十左右,要高出十五元,他們還沒有獎金,沒有虧待員工。獎金的多少,穀芬和丁蘭你們商量著辦,不能超過二十元,用獎金調動大家積極性,以紅包的形式發到個人手上,相互之間不能知道。每組每天有一人休息,就等於是幹五天休息一天。你們看這樣的安排行不?”

“這樣的安排當然可以了,隻是還有四位同學的事,你準備怎樣對待呢?”肖穀芬問道。

“他們四人,分到兩個班,就作為骨幹使用。你們要記住,員工就是員工沒啥不同,做得好,獎金就高,做得不好,該批評就要批評,要從獎金上體現。有利潤,就你們倆人分,曉波的工資不從你們那出,由我來發,他幹不好,我一樣要扣他的錢,哈哈,哈哈!”

“那怎麼行,你才是真正的老板,最後一分都不要,不行,有利潤,也有你的一份!”肖穀芬說道。

“那有了利潤,你倆就給我們買幾瓶酒,我和曉波享受、享受,你們才是真正的管理者,與員工打交道,與社會打交道,從中學到管理經驗,這才是我真正目的!”

“要是我們一個月賺一、兩千元,我倆不是有好幾百元的收入了嗎?”

“除了解決同學的就業問題,當然也要賺錢,不然我們辛苦地開這個麵店來幹嗎?明天我想到親戚家,當天就回來,你們要去的話,也可以一起去,將活雞的渠道打通,這樣肉類的供應就解決了,利潤也就起來了!”

“當然要去哦,順便在郊外散散心也好,這些天你們不在,操心麵店的事,也真的搞煩了!”麵店所有的東西,都是洪曉波和她一起采購,當然潘文濤他們,有時也在幫忙。

肖穀芬陪丁蘭在青年路中間地段,花了一千二百多元,買了五間沿街的房子,辦了產權手續。聽謝磊的親戚要從鄉下來,順便買了幾間床,一些生活用品,那條街還是背街,街道、房子,都很破爛,賣不起什麼價,一間專門用來儲存、宰殺活雞,另一間暫作臨時庫房,三間住人。

“大姑,三爸,杜士宏,謝家玉他倆,今天就跟我們回城,今後店裏生意忙,可能一段時間沒法回家,反正他們在城裏有自家住的地方,你們可以隨時來城裏看他們,每月三十元的工資,包吃住,生活物品,工作服都有,他們隻要不給家裏買東西,就不用花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