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開業十日 職工福利(1 / 2)

十二月五日,謝磊按約定提供了五十支‘智慧1號’針劑的劑量,交給南軍區李部長指定的人。第二天,一百萬的貨款就到了研究所的賬上。總醫院送來的一百多名患者,自然將入院費也轉給了腫瘤醫院。新醫院幾天時間收入就超過了上千萬,謝磊歸還了總醫院一百萬借款,其餘欠總醫院、後勤部的物資款,也如數歸還。

謝磊說向吳院長借一輛客車來接送醫院中層幹部,當天一輛掛著軍牌的客車就到了醫院,連駕駛員都分撥給了他。

試運行那天,全院職工拿到上月的工資,大家真是喜出望外。科級及以上幹部,最差的也是七十元,主任、專家級的醫生,全是二百元。連打掃衛生的清潔工、洗衣房的工人,也比原工資多出十元錢,用生活補貼名義發出,別小看這區區的十元錢,對這個年代普遍三十元工資的人來講,它相當於增加了三成多的工資,那些拿到高工資的人,內心的激動就更不提了。

“小磊啊,沒想到醫院才開張,你就發這麼多的工資,鍾阿姨這輩子,真還是第一次拿到這麼高的工資呢!”三位院長助理的工資全都是一萬元,打入各自的存折。

“鍾阿姨,您們的崗位津貼,等正式任命下來後再補發給您,這樣別人就不會說嫌話,既然您和阿姨她們從大醫院來到我這家小醫院,若再沒有經濟補償,憑什麼要來?我清楚該怎樣做,放心,也不會讓您們吃虧,嘿嘿!”

“就這樣都是以前我一年的工資了,以後還要發崗位津貼?”

“當然會有,不然這麼辛苦為了什麼,醫院的事情多幫我操點心,什麼都有了!”

“嗯,知道了,拿了這麼多錢,還不認真做事,真就對不起你了,嘻嘻!”

醫院交接那天,有兩位軍區首長親臨,電台、報社媒體的領導自然不傻,廣播、報道、吹捧,求醫找上門的患者,當然就陸續地找了上門。幾天之後,住院部就變得了人滿為患。原本一百二十七張床位,患者太多隻有不斷加床。一周時間床位增加到了一百九十四張,實在沒法再加,整個住院部的過道,全都擺滿了病床。

謝磊和任阿姨原先就合計好了,每個月提供一百個名額免費治療那些生活在最低貧困線下,家庭月收入平均不到七元,同時不能享受公費醫療的那些城鎮戶籍的患者。消息一經公布,符合這些條件前來求醫就診的人數,幾天時間就達到三百多人,隻能先行登記,按先後秩序、病情輕重來處置。

對這些貧困、生活無望的患者,醫院除了費用全免,連在院期間的夥食費也是分文不收。出院時,還發五十元錢的慰問金,做得是盡善盡美。媒體采訪報道後,更是引起輿論哄動、贏得了平頭老百姓的讚揚。

同行相欺,其他醫院腫瘤科的病人不斷地流失,當然有人出麵來攻擊他們,說這家醫院純粹是在做秀,招攬生意,堅持不了多久。謝磊借報社媒體采訪時回應:“不管誰說我們醫院是在做秀也好,做廣告宣傳也行,我們就這樣做了,希望你們也來做秀、全社會都來這樣做秀,得到實惠的是我們醫院、還是患者?說我們是在做秀,那我告訴你們,隻要這家醫院不垮,那這個秀我們就會一直做下去!”

“小磊啊,看來六、七天的周轉期,的確慢了些,能不能減少一天,這樣就可多收治些病人!”試運行一周,下班回家,一起吃晚飯時任阿姨問道。

“收進來的患者,做細胞培養,確定是癌症後,提前一天半天注射疫苗也可以,但要告訴下麵的人,切忌不能蘿卜快了不洗泥,絕不能出現誤診之事,整個社會,盯著我們醫院的人可不少,不能讓他們抓住把柄。

憑我們這個規模,就算如打預防針一樣,來了就注射,要想將華夏所有患者全部救治完也是不可能,五、六天時間已是醫學上的奇跡,再快更加會出問題!”

治愈一名患者,連住院費,各種雜費加在一起,平均是十三萬左右,內科稍貴一點。九月十日,財務科的統計數據顯示,扣除治愈免費的三十七位患者,共有二百九十七位患者病愈出院,收入達到了三千八百多萬。

謝磊讓丁蘭,按比例先彙了二千萬到南方軍區李景輝部長指定的賬戶,當他打電話來,確認款項已收到後,樂得臉都笑爛了!

“哈哈,哈哈,謝院長啊,沒想到我幾天前才打給你一百萬,幾天後你就還給我二千萬,從你們試營業那天算起,這才過了僅僅十天,若按這個速度下去,我們一個月的收入真就要達到六千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