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濱河改造 投資回報(1 / 2)

“窗外的錦江河是清遠市的母親河,可它沿岸棚戶區實在是有煞風景,兩岸數萬住戶,更是飽受洪水泛濫之苦。改造錦江河畔幾公裏長的棚戶區,是不是為民辦實事?打造出了這片亮麗的風景區,普通市民在公園般的河堤上散步,享受春天的垂柳,秋天銀杏葉的金黃,呼吸新鮮空氣,在賞心悅目的景區遊玩,算不算受益?這樣一來,當然算得上是清遠市的形象工程、您的政績、城市的名片了!

無庸置疑,全城老百姓都能受益,自然會將這功勞記在市政府的頭上。這事,隻要您能力排眾異,竭力向上級提議,並由您來完成,您的榮升還需擔心?哈哈,哈哈。到時,可別忘了請我這個提議者喝杯慶功酒就行了!”謝磊,笑著拿出錦江河兩岸改造後的效果圖。

“哈哈,哈哈,謝所長,我算是服你了。你的智慧、分析能力真是無人能及。能如此年輕,就能將一家醫院、研究所打理得如此之好,絕不是憑運氣、憑誰提攜就能辦到。你這個提議真是絕妙、太令人佩服!

河堤打造與建高樓的投入相比,要小很多,棚戶區老百姓的搬遷,更會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引起輿論的大討論,兩岸的打造很快就會見成效,若此事還不算是事半功倍的話,這世上就再找不出其他事情了!”王文軒,驚喜地看著兩岸改造後的效果圖,心中冒出了許多想法。與蘇秘書交換了一個眼神。

“棚戶區改造,涉及幾萬戶沿河兩岸居民的搬遷、安置問題,更是曆屆政府最頭疼,最不願去做的事情,都在回避這個問題,寧願繞著走,也不願去做。吃力不討好,更是罵名纏身,這事的難度實在太大了!”蘇秘書不愧是在官場上混了多年,一語中的。

“是啊,這事比起建辦公大樓還要麻煩得多。麵對的不僅是資金缺口,更是要麵對數萬住戶無理要求,看起來是件好事,做起來卻太難,謝所長,你是怎麼考慮的呢?”王文軒頓時反應過來,隻是心裏仍不死心。

“哈哈,哈哈,凡成大事者,誰不經曆磨難?真若是唾手可得,這功績會輪到您這位副職?上屆政府、或朱市長早就搶著去做了!”謝磊笑著回答道。

“這…”

“事情總是一分為二,利益與風險並存。看似十分艱巨的事,要看您怎樣去分析、怎樣去做。所謂成事講究的是‘天地人和’,要看您怎麼去借勢!

若僅靠財政那點撥款,不動用社會力量,的確很難。若是集眾家企業之力,采取雙贏政策,政府承頭來做惠民工程,取得了政績。投資方從中也能得到一些收益,有些回報,這件事就好辦多了。隻出力,半點好處、回報都得不到的事情,誰真心願意去做?”

“改造棚戶區,打造清江河沿岸,投資單位能得到啥好處?”王市長若有所思地問道。“要說老百姓受益後,也隻會感謝政府,與企業有啥關係呢?”

“沿河兩岸住戶搬遷後,除了打造成花園式的河濱觀景區、漂亮的街道外,還會留下許多空地,出資單位,可以拿到這片土地的使用權,做他們想做的事,隻要所做之事不與這片綠化帶景區相悖,比如建樓房、搞商貿,反而是相得益彰,形成更漂亮、更舒適的宜商宜居環境,總比隻出錢,毫無回報劃算吧!”

“嗯,說得很有道理,投資單位拿到土地,總能得到一定的回報。若是企業不在乎這些土地,不願意出資,這事總不能逼著他們幹啊?”

“同樣是出錢,再不在乎這些土地,有回報,也總比沒回報好,這點是肯定的。啟動資金,其他家單位看不清楚,不願意出,那我就來承擔,多大比例都沒關係,就當是我們單位做的公益事業。

隻要市政府承諾、並堅持誰出資誰受益、按出資比例大小分配剩餘土地的原則,這事就能順利實現。他們若仍不願出資,就由我一家單位來承擔,隻要土地使用權能落到實處,總有一天,我們單位會收回投入的成本!

目前,需要做的隻有一件事,就是凍結從‘南門大橋’到‘九眼橋’沿河兩岸涉及拆遷住戶的戶籍關係,戶籍關係采取隻能出不能進的原則,嚴格統計戶數,不讓少部分人來鑽拆遷的空子,給拆遷帶來更大的麻煩!”

“這麼多住戶拆遷安置問題怎麼解決?”

“當然不能如過去那樣胡亂的強拆、強行安置,不顧這些住戶的死活,弄得怨聲載道、給政府形象造成極壞的影響。

三條原則,公租房拆遷,新房麵積按比例增大,給予一定的搬遷補償金。私房搬遷,現金買斷與新修住宅小區相結合。現金買斷的價格,要足以保證這些住戶,按現價能買得到房子,並還約有結餘。新建小區,采取個人出資、政府補貼的形式,有錢就可以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