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盲生推拿專業解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1 / 2)

盲生推拿專業解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

教改研究

作者:李煒 李得榮

摘 要: 鑒於學校盲生的特點,作者有針對性地對現有解剖課程模式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在教學內容方麵,以運動係統、神經係統為主,突出重點,在教育方法及手段上以學生為主體,並適當增加實踐課程比例。通過對比,該解剖教學改革對增強教學效果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盲生推拿專業 解剖學 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的關鍵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因此,要注重課程模式的選擇。優良的課程模式應該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體驗中學習和接受知識,並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將來的工作實踐中[1]。解剖學作為盲生推拿專業培養目標的主幹課程,是一門非常重要的醫學基礎課。對在校和已畢業的推拿專業盲生調查發現,八成左右的受調查者認為學習解剖學課程比較吃力,我們針對盲生推拿專業學習解剖學的現狀和盲生對解剖學知識的需求,對解剖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3]。

1.研究對象

以河南推拿職業學院推拿專業2013級一二班(盲生人數共54人)為實驗班,三四班(盲生人數共51人)為對照班,各班入學時均為隨機分班。為排除其他因素的幹擾,保證統計和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實驗班及對照班均由西醫教研室同一位有多年授課經驗的教師任教。對照班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課堂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自學為輔,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和難點,而實驗班則對解剖學教學進行一係列改革。

2.改革的措施

2.1教學內容的改革

解剖學作為一門醫學基礎課,內容十分複雜繁多,盲生因為先天視覺上的缺陷,不但理論知識難以消化,而且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驗實踐,致使教學效果大大受影響。因此,解剖教學改革的重點應該放在相關專業知識點的個體化選擇上,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強調課程教學的基礎性和實用性,並與後期臨床課程緊密聯係。根據盲生推拿專業的特點,我們對教學大綱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對推拿專業關係不太密切的章節如生殖係統、內分泌係統等進行了大量縮減,隻保留了解剖學部分基本知識,將這部分知識的要求更改為以熟悉了解為主,而那些對盲生專業具有支撐作用的運動係統、神經係統等要重點講述。重點學習人體各部的體表標誌及局部器官的體表投影,要求重點掌握。同時要增加實驗實踐課程的比重,結合盲生觸覺靈敏的優勢,增加盲生的實踐機會,以便其更好地掌握解剖學知識。

2.2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

2.2.1以學生為主體教學

在整個課程教學中貫徹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問題導入—啟發引導—合作探究—實踐驗證”四個步驟教學,引導學生在“探究”和“討論”中獲得新知識,提高邏輯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例如在教學“骨標的名稱及位置”、“器官體表投影及層次結構”等內容時,采用“小組合作式”教學方法,不僅教會學生認識人體骨骼標誌與器官的層次結構,而且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