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校圖書館流通工作現狀和解決辦法(1 / 2)

學校圖書館流通工作現狀和解決辦法

文化藝術研究

作者:王珂

摘 要: 本文就一般圖書館出現的具體問題,例如圖書亂架、損毀、證卡不符等現象,進行了分析研究並提出了解決辦法。

關鍵詞: 圖書館 流通管理 工作現狀 解決方法

學校圖書館的流通工作是圖書館工作中的基礎工作,是直接麵對讀者的細致服務,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項工作,所以在流通工作中容易出現問題,阻礙了圖書館的發展。

一、流通現狀

1.圖書亂架現象嚴重。圖書館普遍實行開架借閱,但亂架是一個普遍現象。讀者在通過檢係係統檢索圖書時,係統顯示“圖書在館”,但往往讀者按索書號前往相應位置查找的時候怎麼也找不到,而這本書有時會被其他讀者在別的地方找到並被借閱,這樣讀者難免產生抱怨,從而影響工作人員與讀者間的不和諧,有時還會發生就連本書庫工作人員在查找該圖書時也無法找到的情況。

目前大多數館自實行開架借閱以來,讀者可以到圖書館的各個書庫挑選,但多數讀者不清楚圖書的分類排架規律,加上多數讀者查找圖書的目的不明確,很多讀者一邊看一邊找再一邊換,隨意地亂放,中間也有很多館使用替書板,但效果不明顯。還有個別讀者將自己要看的書藏起來,放在書架頂上,夾層中間,以供自己享用,結果時間一長,自己也可能忘記,這些都導致圖書亂架現象的存在。

2.圖書損毀嚴重。我院圖書館已經實行開架借閱近十年,並且采用藏、借、閱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圖書的流通量大大增加,圖書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但伴隨而來的是嚴重的圖書損毀,尤其是外語、計算機等熱門圖書。新書上架不久就會出現掉皮、散頁等現象,以及在借閱過程中被讀者勾畫甚至“開天窗”等現象,對圖書造成嚴重破壞,影響圖書的美觀和正常流通。當然,圖書的破損和出書時的裝訂質量有一定關係,但是相當一部分是由讀者人為因素造成的。讀者在取書、放書時不注意,就會將圖書擠破。某些圖書管理員在借閱過程中檢查不夠仔細,不能及時發現汙損處並處理,從而加蓋汙損章,導致次次積壓,最終出現無法修補的情況。

3.書庫設計的不合理問題。我院圖書館老館由於當時的設計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圖書館流通服務功能的發揮。書庫開間過小,隻能按專業分庫存放,加之宣傳力度不夠,經常讓讀者找不到存放地點。另外,書庫的整體布局,書架的有效擺放、電腦和防盜設備等辦公設備的配備、工作人員的配備等諸多方麵產生消極影響。

4.人證不符。圖書借閱證的人證不符現象比較普遍,原因大致有:一種是生生間相互混用,將自己的證件借給沒有借書權限的學生,對證件的有效使用範圍沒有準確認定,另一種是遺失後沒有及時掛失,被其他學生撿到,並占為己用。這樣就給借閱證的所有者造成很大的麻煩及損失,也容易造成證件丟失的讀者與圖書館工作人員之間的矛盾,這種情況是特別不好處理的。

二、解決圖書館流通現狀的辦法

1.物聯網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目前,很多圖書館開始思考物聯網技術在圖書館方麵的應用技術,將傳統的條形碼識別及磁條與物聯網技術和網絡相結合的數字化管理模式,共同解決應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比如:圖書的借還、查找、快速盤點及亂架排架的整理等問題,這些問題是每個館都共同麵臨的工作難點和重點。以前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大量依靠館員的手動操作,甚至在有些事務上需要依靠館員的實踐經驗調整處理,缺乏一個統一量化的標準及自動的智能化處理機製。物聯網技術在圖書館行業的引進,將極大地改變這樣的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