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高中數學來得更“親切”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池屏雁
摘 要: 高中數學作為中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學生的全麵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高中數學教學對學生以後的深造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把抽象的數學學習變得形象生動化,使其更“親切”,不斷完善數學教學方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心。
關鍵詞: 高中數學教學 語文知識 教學手段
引言
高中階段是學習生涯的重要時期,高中數學作為這一關鍵階段的重要課程,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是他們的後續學習深造的基礎,因此,高中教師把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高中數學課程內容都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複雜性,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知識進行解答,從而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更親切生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毫無疑問,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要運用到生活中,且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中聯係生活,在生活中滲透數學知識,並把數學與其他學科緊密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程的學習。
一、把語文知識引入數學課程的學習中——借文學之槳蕩數學之舟
在多數學生眼中,語文知識的學習是很有意思的,因此都很樂意學習豐富多彩的語文知識,而數學知識則恰恰相反,數學充滿著抽象的邏輯性、複雜性,甚至有的學生認識不到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係,認為數學知識枯燥無味沒有價值,導致很多學生沒有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針對這些問題和現狀,數學教師應積極采取對策,發掘出語文和數學學科之間的聯係,把語文知識引入到數學課程的學習中,從而增添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解數列這個知識點時,老師可以把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莊子的這句話“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作為數列知識點教學的開始,從而促使學生把這一形象化的生活方式與數學模型相結合,抽象成為數列{l,1/3,1/6,1/9,1/27…},然後引導學生辨別這種數列是有窮的還是無窮的,從而自然提出這樣一個知識:“數列這一抽象數學模型的有窮性和無窮性,以及何為有窮數列和何為無窮數列。”接著讓學生分別思考這兩種數列的不同性質。這樣就把語文知識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結合了起來,從而做到把複雜抽象的數學模型更具體地展示給學生,更好地被學生理解和掌握,使學生樂於自覺地學習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
二、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吸引他們學習數學知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想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創設更貼近生活的、令人感到親切的數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數學課堂學習中,這樣能夠有利於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數學教學的高效進行。在營造數學學習氛圍時,老師可以把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事物作為切入的對象,創設獨具特色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積極思考數學問題,自覺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教學輔導材料,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不斷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講解“數列”知識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切入點設置為生活中大家都熟悉且感興趣的“棋盤麥粒”問題,並提問:“國王到底能否提供象棋發明者要求的麥子數量?”這樣的傳說故事作為新課程的開始,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使學生從故事快速轉入到學習內容中。在完成數列課堂內容的學習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再次回到開始的問題,首尾呼應,讓學生利用今天所學的數列知識,算一下宰相所要求的64格棋盤的麥粒總數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