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數學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策略(1 / 2)

初中數學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策略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殷德全

摘 要: 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要求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開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旨在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但是教師的引導方法尚不完善,並不能取得預期理想的成效。

關鍵詞: 初中數學 自主探究學習 引導策略

一、引言

落後的教育理念製約了教師的發展,也阻礙了現代教育的進步。在現代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教師已經有意識地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眾多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以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不斷探究中獲得更深刻的認知,同時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學實踐表明,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效果並不理想,始終無法實現預期理想的目標。基於此,筆者在此淺談初中數學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二、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發展,導致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和意識相對較弱。初中數學教學實踐表明,雖然教師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但部分學生找不到學習目標,也沒有相應的能力解決有難度的問題,導致自主探究學習效率低下。

針對學生的能力,教師要正視這一困難,發揮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專業能力,逐步改變學生接受知識的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並在探究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確定自主探究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地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平行線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利用教材或者其他資料研究平行線的概念,並列舉生活中的平行線,利用生活經驗探究平行線的性質。

其次,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探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應該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不同的學習困難,也會根據自身的能力和見識從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

教師要尊重學生,引導學生自由地發揮。例如,部分學生根據平行線的概念聯想到遊泳池中的浮標。因此,學生根據現實中的具體事物探究出平行線之間沒有交點。另一部分學生則看到窗外的高壓電線,通過繪畫的方式進行探究。

在此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個人閱曆進行探究學習。此時,教師並不能直接幹涉學生的思考,而要尊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更自由地探究學習。換言之,即使學生的理想超出了課堂教學內容,隻要學生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探究,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

三、善於利用小組合作探究

教師發現部分學生的能力相對較弱,導致學生無法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經過實踐教學的反思,教師認為合理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