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建構主義課堂上翩翩起舞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朱靜怡
所謂的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就是在知識發展過程的認識上,認為在學習中“產生”比“發現”更重要,創造的過程比發現的過程更重要,沒有獨立於人存在的“外部世界”。也就是說,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還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區教育局開展了建構主義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分別針對詞彙、語法、對話和閱讀四種不同的教學內容展開。每節課的設計都整體連貫,創設的情境真實巧妙,讓我感受頗豐的便是其中的詞彙教學,王老師在Part B “At the weekend”中這樣教授了幾個新單詞:a butterfly由but和sister引出butter,和上麵出現的fly合成新詞;a dragonfly閃動身體部分,講解像龍,引出dragon,和fly合成新詞;a firefly閃動尾部,講解像火,引出fire,再和fly合成新詞;a bee由see,tree和sleep引出含有的共同音素,從而引出新詞;a grasshopper由它生活在草叢中和吃草的習性引出grass,再從它能跳的特征引出hop和hopper,最後合成新詞。王老師的這節課,突出以舊引新、以形引義、以形引音的建構主義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我們自己在課堂上也都嚐試過,我們是否都已經達到建構的水準?教學這些單詞,教師的行為其實還是主要的,事先的設計、課件的製作、引導的方向,學生不還是接受的那一方嗎?我們在每一次授課前,思考和關注的點到底該放在哪?課堂行為到底要把握到哪一個度……帶著這些問題,我陷入思考。
詞彙的獲得是語言教學的最初階段,無論多麼聰明的大腦在運作時都要有必備的“建築材料”,也就是巧婦要有“米”才能炊,其最基本的獲取方法當然是記憶。巧妙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下麵介紹一些圍繞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的詞彙教學方法。
一、在情境中建構新知識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老師通過教具或實物展示所學詞彙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比如在教學水果時,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都帶上一些水果,在觀察水果的色澤、形態時,讓學生建構出某樣水果的colour and shape,借機用Chant的方式教授有關顏色和形狀的單詞,如:an orange,an orange it’s orange,It’s a circle.I like it.a banana,a banana,it’s yellow,like the moon,I like it.一節看似簡單的水果名稱教授課程,可以建構出更多的新知識,甚至可以一起品嚐這些水果的味道,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快就提高。
二、劃分小組,協作學習
通過對語言知識的建構,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從個人到集體分享的公開討論的學習機會。教師可以根據詞彙類別的不同和學習要求的不同,給學生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