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法新探
體育教學與研究
作者:林秀紅
摘 要: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喜歡“玩”。如何利用小學生這一特點做好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如何讓小學生通過自身訓練體驗獲得成功、快樂、滿足、有趣等內心體驗?針對小學生體育課堂教學現狀,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成功教學法、快樂教學法、需要滿足法、引趣教學法等四種教學新方法,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一定的指導和啟發意義。
關鍵詞: 成功教學法 快樂教學法 需要滿足法 引趣教學法
新課程改革隻有課程標準,沒有現成教學內容與教學參考書,對小學體育老師來說是一個考驗、一個挑戰,也是很好的一次嚐試。因此各校掀起課改熱潮,不同形式的探討課、研究課紛紛展示出來。怎樣才算好?各人說法不一,但我想有一點大家都認同,那就是好的體育課學生應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訓練過程中並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玩”。如何讓孩子們在體育課堂上“玩”得更開心?如何讓他們通過“玩”在身心兩方麵都得到提升?結合自己的體育課堂,下麵我提出四種新的教學方法。
一、成功教學法
成功帶來更大的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對於小學生來說,由於他們年齡小,更需要通過成功的體驗調動他們運動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在體育課堂上創造條件讓小學生體驗自己的成功。
各種類型的學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活潑好動、運動能力強、愛上體育課的學生;另一類是體質弱、運動能力不強、怕髒怕累、怕上體育課的學生。體質弱的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會有自卑心理,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缺陷,不想在學生麵前丟臉,往往會對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產生抵觸心理。為此,體育教師就是幫助那些體質差、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這些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擁有成功的快樂體驗,就能讓他對此活動產生認同,從而對自己參與體育活動充滿信心。
例如,我在一年級投擲輕物教學中,剛開始讓孩子們在最近一條投擲線後進行投擲過繩練習。由於距離近,孩子們很容易就把輕物擲過了標誌繩,孩子們的信心大大加強。接著我又帶領孩子們退到第二條、第三條投擲線進行擲遠練習。掌握投擲要領後的孩子開始挑戰,又一次投過橫繩。我及時對學生的每一次練習進行鼓勵,表揚他們做得出色的地方,學生頓時熱情高漲,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每一次練習結束後不僅關注他人的投擲,而且相互討論如何才能投得更遠。整節課根本不用維持紀律,無疑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使學生產生學習熱情,必須設法讓他們獲得成功。
成功教學法就是要老師不斷發現學生的優點,聚焦他們的優點,並通過表揚、鼓勵不斷放大他們的優點,使他們的優點不斷發揚光大。俗話說:缺點不說慢慢好,優點不說不得了。體育老師一定要多觀察、多發現學生的優點,包括各方麵運動天賦,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表揚、鼓勵學生,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二、快樂教學法
人類的兩大動力:一是追求快樂,二是逃避痛苦。追求快樂的動力使學生產生積極的行動。對於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來說,更應該讓他們體驗快樂、享受喜悅。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貫徹快樂教學的宗旨就是讓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體驗到快樂。
小學生愛玩好動,興趣廣泛,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有待發展;其骨骼硬度小,韌性大,易彎曲變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負氧能力差,易疲勞,不能承受長時間、高負荷的運動。在實施快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緊扣“玩”的主題,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以“玩”助學、以“玩”促練。
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做到“寓教於玩”,實施快樂教學。教師可以集中時間講授理論知識和練習規範,然後將學生分成若幹小組以體育遊戲形式進行應用;體育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趣味遊戲,以活躍體育課堂氣氛,刺激學生的運動神經,使枯燥緊張的體育課變得生動、輕鬆和有吸引力,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貫徹快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以充沛的感情、優美的動作、生動的語言、組織得法的體育遊戲感染學生,建立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之情。做到相互信任,使學生認為老師是他們的朋友,用“樂教”影響學生“樂學”,由此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快樂。
三、需要滿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