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學習時代,教師將如何改變?(1 / 2)

新學習時代,教師將如何改變?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馬曉玲

摘 要: 新學習時代是2014年上海基礎教育藍皮書中提出的主題,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下,教師如何運用互聯網技術改變課堂模式,讓學生跟上時代發展,是當下要思考的問題。作者闡述了利用微信、QQ等一些互聯網手段變革課堂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 新學習時代 互聯網 教學思考

“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知識生產與淘汰正以十倍於過往的速度前進。全世界都在尋思,傳統教育體係該如何教導下一代,去麵對一個完全無法‘準備’的未來”,5月28日發布的《2014上海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藍皮書》如此寫道。麵對新技術的來襲,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小學科學教師,我有了一些思考。

藍皮書中指出自2004年起,位於美國的新媒體聯盟每年發布一份地平線報告,介紹未來5年內可能對全球教育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技術。早在21世紀初期,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麵麵,並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如今,網絡技術在改變世界的同時給學習帶來新契機。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我們經曆K-12,家庭教學、教育電視、學習軟件、網絡視頻等,現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來到我們身邊,還有雲計算、各種電子屏的運用等都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學習平台。也許,以後還會有更多、更有效的學習場供孩子們使用。這是對教育的又一次革新,讓新技術真正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傳統教育模式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發展,科技時代下新媒體技術的推進中,如何讓學生適應新的學習時代,如何讓他們學會把握住自己的明天,是教師應該思考的。這就要求教師學會突破自我適應未來的教育。依托一些新媒體新技術,對現行課堂做出一些改變。

一、將新媒體技術帶入課堂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科學課要從學生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學的奇妙。平時教學中,時常會力不從心,學生興趣不濃厚,書本上的內容不能讓孩子自主學習,而新媒體技術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課堂教學中,我運用即時通訊軟件QQ組成一個班級群,通過及時反饋信息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習效率。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學校都覆蓋了無線網絡,在課堂教學中能即時上網反饋學生課堂以外的活動。如教學《植物的一生》這一章節中,我讓學生每人選取了一種植物種子,親曆種植植物的過程。在種植中,學生即時拍照上傳所種植植物的生長狀態到班級QQ群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種植的興趣,到了課堂上,不再是教師枯燥的介紹而變成了學生種植交流會,學生熱情高漲地交流種植心得,給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教師適時將理論與現實發生的實例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