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教你提前進化的技能⑹(1 / 2)

這個時間段距離昨天上午燒製陶器已經過去了二十四個小時了,估計應該也應該燒製的差不多了,反正也就是燒製粗陶就可以了,又不需要多麼好的細陶,隻要能盛米飯,裝什麼湯之類的就可以了。

來到簡單的土窯那裏時,就見兩個野人還坐在那裏守著呢,兩眼都熬的通紅,看那樣子肯定是一夜未睡,看到吳用他們過來了,趕緊讓開了位置,其中一個“嗷嗷”地大叫著,就跑著去叫泰山了,明顯也是知道這裏的東西就是燒好了。

大家一起動手打開封死的窯門,都是以大石頭堵著的,外麵還被細心的用泥巴全都堵好的,別看泰山很粗獷,沒想到卻也是粗中有細,也知道如何不讓裏麵的熱氣泄露出來。

一股股的熱浪湧了出來,窯內的木柴早就燃燒完了,等著熱浪微微小了一點後,吳用把裏麵的木炭全都劃了出來,現在就等著窯內變涼,便可以取陶器了。

本來正幫著泰山幫忙釀酒的野人全都圍了過來,對於他們來說,吃飯一向都是用手直接抓著吃的,現在也是特別好奇這些泥巴是如何變成容器的。

取陶器還有一段時間,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地教教泰山他們是如何種植稻米,要不然,這些陶盆、陶碗弄好了,沒有米吃,那可就是白費功夫的。

單單從這種純野生稻米的生長情況來看,根本就不用著山外那種雜交水稻那樣進行育秧、插秧,隻要把種子撒在水田裏,它就能自己進行生長,而且野人山穀也沒有什麼病毒、害蟲,更沒有天災,隻需要足夠的水進行灌溉,便可以獲得大豐收的。

這也是如此多年,隻有水泉旁邊的一片低窪濕地才會生長著稻穀,那是因為別的地方因為地勢高,沒有水,就算是種子落在地上也不會發芽的。

吳用沿著小溪找到幾處地勢微微低的地方,挖開一個大口子,讓溪水流進去,再把稻種撒在裏,又通肢體語言告訴泰山,也隻有像自己這樣,才能種植出水稻,水是最為重要的。

泰山顯然是看懂、聽懂了,激動的一陣“哇哇”大叫著,雖說這種大米雖說非常的好吃,可是那麼大一點的地方才能長很少的這些東西,可是他的族人可都是大胃王,看起來大米堆在那裏是挺多的,也是吃不了多久的。

泰山見吳用沿著小溪走了一趟,便找到八、九處可以用來種植稻穀的地方,想到可以後,可以不用天天冒冒著危險出去打獵就能有吃的,瞪大的眼睛也都是充滿了感激的淚水。

吳用也是有些感動,這些野人部落就像人類的祖先那樣,心思單純,隻是為了生存不得與天地進行抗爭,自己僅僅幫著他們製作粗陶器,種植稻穀,也算是提高了他們文明的進程,但不是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野人就像數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一樣,也算是具有初步智慧的生物,他們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已經具有他創造力和想象力,隻要解決食物這巨大的困難後,他們就會把更的精力放在如何更好的生存上麵來的。

若幹後,吳用陪著二叔回鄉省親,當然還有老婆們和孩子再一次造訪野人山穀之時,泰山已經老了,而野人部落的首領已經是他的兒子艾富爾了,他看到的是大片片的稻田,野人居然也開始走出居住的洞穴,有木頭造房子,而所有吃的也都開始用陶盆、陶碗盛裝,雌性野人們居然會使用樹枝、樹葉、樹皮編織成上衣遮擋住自己身上那三點之地,而下麵不再是草裙子,雖說仍然非常的粗糙,但已經有了現代人類的褲子的樣子了,顯然都是馮芸芸的功勞,內衣終於在野人部落提前出現了,那可比有史料記載的唐朝還要早了不知多少年。

吳人帶著泰山沿著山穀轉悠了一圈,便給泰山指出了幾處可以種植稻穀的低窪地,不過擔心泰山記不住,他正準備在這些地方插上樹枝做為標記,沒想到泰山這家夥也是有著傻辦法,搬著幾塊大石頭放在那裏,為了明顯,那石頭都有一人多高,這也讓泰山的臉紅脖子粗的,差點兒就把黑黑的大臉憋成紅臉大野人了。

吳用也笑了起來,這可正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泰山這樣的大石頭標記可比他用樹枝的標記顯眼的很多,想要看錯都會非常的困難的。

所以在世上,永無不要小看現在你差得很遠的人,隻要肯琢磨,肯去研究,某些方麵還真的比不上的。